第20章 互動美(1)(2 / 2)

師:對於這一點,你們的看法呢?

生:(齊聲答道)同意。

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中,在這裏,老師與學生充分展開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心與心的溝通,共同探索著對文本思想深層次的理解,引領課堂進入深層次的師生互動,實現了師生交流探索對美的高層次追求——對人性美的探索和追求。

三、設計教學環境,呈現師生互動情境美

在生動、多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可交流的話題增多,情感體驗豐富,思路打得開,彼此間容易產生相互影響,往往會產生“觸類旁通”的感覺,或“觸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感性上也容易產生溝通。所以,課堂上除了老師準備豐富的材料、設計豐富的環境外,還要引導學生收集各種信息資料,將之帶到課堂上來,使課堂上的每個人都成為信息源,讓學生在充斥信息的環境中接受多方刺激,產生互動。在上《黃山奇石》一課前,教師讓孩子們收集有關“黃山奇石”的資料,孩子們十分起勁,他們帶來了有關“黃山奇石”的文字介紹、圖片、影像等等。在課堂上,大家相互介紹、相互交流,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優美的意境,能引起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教學中設計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學環境,用美的事物去浸潤學生的心靈,使他們不斷地長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養,提高辨別真偽、區分美醜的能力,美化學生心靈,對人的素質的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由此產生對美的感動,產生愉快滿意,全身心為美感的激情所浸潤,所充盈。

◆結束語

師生的雙向互動是師生的言語互動、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長的過程。新型的課堂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取向,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隻有師生在溝通和交往中有效互動,才能體現各自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才能營造課堂中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課堂才會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師生互動代表著一種教育文化,達致情感的和諧溝通,知識的智慧傳承,是師生交往的真諦,也是互動之美的源泉。麵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隻有不斷地學習,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才能使師生的互動交往成為課堂中最美的風景。

生生互動美

◆重要性

互動主要是指人與人、人與群體或群體與群體之間,借助語言、文字等符號進行的交互活動、交互影響。所謂“生生互動”指的是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共同發展。它不僅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方法,也是促使所有學生獲得發展的有效途徑。如果從美育角度審視,它更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行為美。因為這種互動是民主、平等、積極、自主的,學生在互動中身心沉浸於愉悅之中,學習是一種美的享受。不僅如此,因為有效的生生互動是科學的、藝術的、恰到好處的,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就可以看做是自覺接受人類知識遺產,同時享受自主發展和互相推動的美好過程。

◆實施策略

生生互動是學生相互學習的一種活動,其既有行為互動,也有思維互動;既有知識的交流,也有情感的傳遞。生生互動能使學生集思廣益,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機會。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他們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探究之中,從而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共同發展。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視覺、聽覺、情感、思維等都處於活動狀態,無處不體現著一種互動美。因此,教師要著力設計多種互動形式,促進生生互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互看,體現視覺美

在課堂上,一個教師要麵對幾十個學生,常常會因時間問題而無法迅速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時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讓學生互相看看別人的表現或表演;看看別人的演示或演算;看看別人的作業或試卷。通過觀察別人的作品或表現,使學生得到啟示。通過觀察別人,完善自己的思維,使視覺充分發揮作用,從而體現了一種視覺美。

如教學“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時,當學生初步掌握其變化規律時,老師按高矮個請五位同學上來,他們既代表不同的數位,又代表每個數位上的數字“1”。站成“11111”後,又請一位個子最矮的學生手拿圓形紙片做小數點,從右向左一位一位移動,讓學生們發現:移動後所得的數比原來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縮小用除法計算。向右移動則相反,其餘同學做手勢。

這一過程,學生沒有過多的語言,老師沒有“千言萬語”,有的隻是用眼睛敏銳地觀察,用大腦積極地思考,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在互動過程中也享受著視覺帶來的美的享受,容易心情愉快,因此更想學、更會學,從而更容易掌握知識,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