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特別是良好的愛好,會使你的人生充滿樂趣。一位詩人曾經這樣說過:“為了您的身心健康,請培養至少一種愛好,而健康的身心正是快樂的唯一依托與內在體現。”
哈佛教授經研究發現,愛好可以給人一種對快樂的期望與感受,而且,愛好越是強烈,這種期望與感受也越強烈。興趣和愛好都是人不可或缺的,它們對人的需求是一種滿足、調劑與豐富。任何需求得到滿足,都會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但是,猶如同樣一頓飯對饑餓者和飽食者的感受並不相同一樣,需要本身的強烈程度也直接影響到人的快樂程度。這就是興趣、愛好的程度越是強烈,當它滿足時給人的快樂也越強烈的原因所在。
其實,每個人都得有點愛好,而且最好是強烈的愛好,因為這種愛好增加了人獲得快樂的途徑與機會。“天氣清朗,風和日麗,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心,足以極視聽之娛。”愛好大自然的人,不就為了享受這快樂的天地嗎?當然,興趣、愛好得不到滿足時,也會有痛苦的感受。所以,作為業餘的興趣、愛好來說,一般選擇比較擅長、比較能令人感到身心愉悅的項目。
強烈的愛好也是不愉快情緒的潤滑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喜怒哀樂。一個人有快樂的時候,當然也會有痛苦的時候。要消除不快與痛苦,無非兩種辦法:一是外泄法,即把不快與痛苦通過發脾氣、找人傾訴等方法發泄掉;二是內消法,也就是把不快與痛苦自我消化掉。德國音樂家梅亞貝,有一次和妻子吵架,場麵有些不可收拾,這時忽見梅亞貝坐到鋼琴前,彈起他喜愛的樂曲來。他選擇彈琴,一則是為了分散自己對壞情緒的注意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二則也是讓快樂的樂曲轉化自己的情緒。結果樂曲終了,他的妻子也為優美的樂曲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坐到了他身邊,為他輕聲伴唱,使得眼前一場異常緊張、硝煙彌漫的“內戰”平息下來。這一小故事可供人們借鑒。
良好的愛好能使人健康長壽。張學良是現代中國曆史上一位獨特的政治人物。他的經曆極不平常,特別是被幽居50餘載,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但他竟能保持長壽健康,這跟他的三大愛好有很大關係。
張學良喜歡垂釣一直鮮為人知。少帥幼年時就愛上了垂釣,經常邀一些垂釣迷去河邊湖畔揚竿。1930年,他在沈陽籌建東北大學時,特邀著名教授張伯苓擔任東北大學董事。兩人經常結伴去沈陽南湖揚竿,以此緩解身體疲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後,1937年1月13日,張學良被軟禁在浙江奉化雪竇山。這裏溪流飛瀑,湖泊眾多。在這種特定環境下,張學良同趙四小姐每天去武林公園垂釣,通過垂釣強身健體,隨時準備重返沙場,消滅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