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放蕩的生活終於使洛爾無法忍受了,當然,任何一位妻子都不能容忍丈夫過著在巴黎有情婦、在海濱勝地豪賭的生活,何況洛爾原本就有點神經質,占有欲又強,自然很難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妻子。

父母常常吵吵鬧鬧,總會對兒童產生不良的影響。莫泊桑雖然年幼,也能感受到一點他父母間的不和睦和彼此間的痛苦,但他們爭吵的原因,他卻不得而知。

1860年,居斯塔夫夫婦宣告分居後,他們的兒子一會兒跟爸爸住在巴黎,一會兒與媽媽住在海邊。盡管這種生活有很大的情趣,可以使人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會,但是對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疲於奔命及莫名其妙的經驗。也許這種家庭變故,嚴重地影響了莫泊桑,使他成年後也很難建立起對愛情和婚姻的信任感。

莫泊桑雖然隻是個孩子,卻已能揭發他父親的短處,例如他與父親同住在巴黎時,便寫信給他的母親說:“一位夫人帶我和爸爸去看馬戲時對我說,我如果在學校裏用功讀書的話,便有獎賞。當然,她也給了爸爸一些獎賞,隻是我不知道是些什麼獎賞。”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當他們父子倆正要出發去看電影的時候,莫泊桑便故意央求他父親替他把鞋帶係好,他這樣做隻是為了拖延時間,因為他知道,父親是不願意讓他的女朋友等太久的。

雖然法國在1884年之前,是不準離婚的,但莫泊桑的父母卻在1863年簽下了正式分居協議書,協議中規定,居斯塔夫每年付給洛爾1600法郎的家庭贍養費,子女的教養責任仍由父母雙方共同負責。這種支付,在當時算是頗優厚了。實際上從那時起,居斯塔夫便搬到巴黎去住了,隻偶爾回去探望一下孩子。洛爾便在埃特爾塔住下,負責撫養和教育他們的孩子。

埃特爾塔地處諾曼底北部一片白堊質高原上,這片像禿頭一樣的高原表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然而肥沃的土壤。原野一望無窮,不時點綴著一群群的奶牛,或者幾處農舍。那時的埃特爾塔還隻是一個麵向大沙灘,背靠懸崖絕壁的漁村而已。後來由於賭場、商店、餐館的不斷興建,吸引了很多藝術家、名流、富翁、退休銀行家、政治家等,他們在這一帶建了很多別墅,這裏變成了一個避暑勝地。

洛爾和她的兩個兒子定居在一幢古老寬敞的名叫“蘋果園”的別墅裏。房東是位老婦人,從她那荒草蔓延的大花園、陳舊不堪的室內裝飾品、古老的家具、陶器、箱子、地毯和暗黑色的壁紙看來,她是個對美有追求,卻又懶得珍惜的人。

雖然室內的陳設是那麼講究,但是花園的零亂是非整頓不可的。後來,經過莫泊桑和洛爾的整頓後,他們終於有了一個像樣的花園。他們還種了些水鬆樹,那些樹到現在還茂盛地生長著。

多年後,莫泊桑曾在回憶這裏時說道:“蘋果樹圓蓬蓬的,像一些巨大的花束,蘋果花有白的,也有粉紅的,香氣撲鼻,遮蔽著整個院子,成了一個大花棚。蘋果樹周圍,不斷有雪片似的小花瓣散下來,它們飄著,旋轉著,落入深深的草叢。”

這幢房子對洛爾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所以她才選擇在這裏長期居住。

據說這幢別墅之所以對她有吸引力,與一個傳奇的鬼故事有關。相傳,有一天,這所房子的主人奧麗弗小姐與她的女仆在海灘上散步,突然遭遇海盜的劫持,幸虧被天使解救才得以脫險。奧麗弗小姐為了感謝天使的相救,便立下誓言要在海灘附近建一座教堂以示報答。這座教堂距離“蘋果園”有八尺遠。

當然,作為一個已和丈夫分居的女人,洛爾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到了兒子身上。洛爾是個聰慧的女人,她知道自己雖然喜歡文學,但是並沒有太多天分。她哥哥阿爾弗萊德又已英年早逝,在這種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她隻有全心全力去鼓勵她的兒子,在文學方麵追求成就,而達到她的願望了。

莫泊桑從小便在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長大成人。他算得上是個幸運的孩子,因為在他的童年裏,寵愛他的人除了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外祖母和他外祖母的仆人瑪麗·約瑟芬,再就是他的姨媽薇吉妮。這位姨媽住在附近的班南巴斯別墅,常邀莫泊桑到她家去與小表弟傑米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