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8章 清朝後妃(14)(1 / 2)

郭布羅氏婉容,全名叫郭布羅·婉容,字慕鴻,內務府大臣榮源之女,生得姿容嬌美、聰明伶俐。原籍黑龍江省龍江縣牤牛屯。婉容出身於世襲貴族家庭,其曾祖父長順曾任吉林將軍,其父榮源繼承了祖上留下的大批房地產,後任遜清宮內務府大臣,其母愛新覺羅·恒馨是皇族毓朗貝勒的次女——人稱“四格格”,她是榮源在原配夫人死後繼娶的妻子。婉容自幼長於深閨,姿質天然。據接近她的人回憶說,婉容不僅體態嬌好,姿色迷人,而且舉止文雅,談吐得體,琴棋書畫樣樣都通,是一位富有教養的才女。

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退位。根據《優待皇室條件》的規定,仍保留宣統皇帝尊號,遜位帝後與遜清皇室仍居紫禁城宮中。

據記載,婉容被冊立為皇後,卻不完全是因其才色,而是出於某種偶然的“圈定”。公元1921年,溥儀年滿15歲,遜清皇室便開始為溥儀選立皇後。後位的歸屬,遜清室鬥爭依然激烈。時隆裕太後(光緒帝皇後)早已死去,剩下的端康太妃和敬懿太妃都想把自己的親信立為皇後,並在議定時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最後確定候選秀女為4人。遂拿出這4人的全身照片,讓溥儀畫圈決定。溥儀看了又看,比了又比,也分不出哪個最美。於是便拿起鉛筆,隨便在一張照片上畫了個圈。此女是敬懿太妃的親信叫文繡。這樣一來,端康太妃就很不高興。溥儀便又拿起鉛筆,在端康太妃中意的照片上畫了個圈,這就是婉容。這樣溥儀先後畫了兩個圈,但清製規定皇後隻有1人。最後還是考慮端康太妃的意見,確定婉容為皇後,文繡為妃子。

婉容當上皇後之後,其父被封為承恩公,其兄其弟均得賞護軍參領,整個榮源家族都因婉容而獲得了實惠。

婉容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位得到迎娶皇後禮遇的女性。當時清廷已被推翻11年,中國社會已進入民主共和時代,但末代皇帝婚禮之隆重,較之封建社會帝王的婚禮毫不遜色。

公元1922年12月1日,是清遜帝溥儀的大婚之日,這天溥儀同時娶了皇後婉容和妃子文繡。大婚這天,迎親隊所經之路,均以黃土鋪道,沿途觀看者人山人海;迎親隊伍浩浩蕩蕩,軍警、保安林立、軍樂、鼓吹兩班,彩裝的汽車隊、馬車隊、洋車隊、清室及親朋隨從人員不計其數;皇後所乘的三十二抬金頂鳳輿裝飾華麗別致,十分氣派;參加婚典的達官顯貴、外國要員及中外記者共計數百人。其婚典的隆重場麵,毫不遜色於曆代帝王的婚禮,好像是大清王朝仍昂然猶存一樣。婉容十分顯赫地被立為皇後,入居紫禁城儲秀宮,時年溥儀17歲,婉容年近18歲。

這時婉容雖名為皇後,但已是溥儀遜位後尚保留皇帝尊號的皇後。迎接她的已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孤獨、淒涼與悲慘的生活。

婉容自幼生長於官僚世家,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少女時曾在天津一所女子中學讀書,又學得一些英文,琴棋書畫樣樣都通,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女。她入宮後不大愛惜錢財,有時脾氣不好,為人不夠隨和,再加上她未生“皇子”,故溥儀與她感情不好,常不理她,倆人既不同桌吃飯,也不同床睡覺。這樣時間長了,婉容的脾氣就變得更壞,還動不動就摔東西,難以伺候。

入宮後,婉容與一起被娶的淑妃文繡經常發生矛盾。在婚禮當日,溥儀就在無意中做了件損害後妃關係的事。按清室傳統,在大婚前一日入宮的淑妃,要親率女官及秀女在坤寧宮外跪迎皇後,但是,受新文化運動影響的溥儀卻破除了這個舊製,宣旨免去了淑妃跪迎皇後之禮。這一下惹怒了婉容,此後後妃之間時常勾心鬥角。從這裏可看出婉容的愛虛榮。

婉容婚後在紫禁城裏生活了近兩年。其間雖身受宮廷家法的種種限製,但她是一位多少受過“五四”新文化洗禮的女性,入宮後仍沒有放棄對美和自由生活的追求,她購買了許多“新潮”服裝,將自己打扮得漂亮豔麗。她厭倦紫徒城裏囚徒般的生活,渴望觀賞城外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呼吸一下湖畔田間新鮮濕潤的空氣。有幾次,她壯著膽子,與溥儀二人一起,以探親為名走出宮牆,乘車在京城大街兜風,後來便遊覽頤和園和玉泉山。出遊時幾十輛汽車尾隨其後,一路浩浩蕩蕩,好不氣派。兩年間,婉容還數次隨皇帝出席過一些重大社交活動。如公元1924年1月13日,他們一起為溥傑結婚赴醇王府受雙禮。1924年2月8日,他們一起參加醇王壽辰等等。這是曆代帝後都不可能有的殊榮。

婉容入宮後,溥儀曾先後聘請了兩位英文教師為她教授英文。第一位教師是美國牧師的女兒師盈,第二位是美國女教師任薩姆。婉容英文水平提高很快,不僅口語好,還能寫簡單的書信。她在宮中給溥儀寫過不少抒情短信,溥儀也用英文給她回信,並給她起了個英文名字:伊麗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