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清朝後妃(12)(2 / 3)

阿魯特氏死後,慈禧太後的怒氣並未全消,轉而發泄到皇後父親崇綺身上,一度革掉了他吏部侍郎的職務。

後因崇綺全不記女兒被慈禧太後逼死之仇,一味巴結、效忠慈禧太後,而複被起用。先任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公元1878年奉命查辦吉林政務,署吉林將軍。次年又任熱河都統,公元1881年升任盛京將軍,公元1884年調任戶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後他曾與徐桐等一起主張廢光緒帝,因此甚得慈禧太後寵任。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華北,他又任留京辦事大臣,後於保定自縊而死。

姓名:葉赫那拉氏靜芬

生卒年:公元1868~1913年

婚配: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帝)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887年

徽號:隆裕(又稱“隆裕皇太後”)

諡號:孝定隆裕景皇後

公元1888年,光緒帝載湉18歲了,已到成婚的年齡。西太後慈禧吸取同治帝選後的教訓,一手操辦了光緒帝的終身大事。

當時經層層篩選,已確定皇帝後妃的候選秀女5人。其中,站在最前麵的是慈禧胞弟都統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靜芬,站在第二、第三位的是江西巡撫德馨之女,最後兩位是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清製規定,凡選中的皇後,要由皇帝親手賜給“玉如意”;選中妃子者,則賜給一對荷包。當時由慈禧坐陣,讓皇帝挑選。光緒帝依次看了一遍,他看中了德馨的兩個女兒,在他準備把“玉如意”遞給其中一女時,慈禧瞪大了眼睛,用嘴暗示光緒把“玉如意”遞給桂祥之女,光緒很不高興。慈禧又怕德馨兩女被光緒指選為妃,將來會與自己的侄女爭寵,於是便不讓光緒再選,而急忙命人匆匆把兩對荷包直接塞給了長敘的兩個女兒。這場皇帝立後選妃的大事,在慈禧的操縱下,就像一場傀儡戲,在台前的傀儡皇帝,隻能忍氣吞聲,按慈禧的意思來辦。

葉赫那拉皇後,比光緒大三歲,婚後二人感情不好。光緒帝是慈禧胞妹之子,皇後是慈禧胞弟之女,慈禧原本是想親上加親,以便由她進一步把持朝政。因光緒不愛皇後,又認為皇後是慈禧特意安排在自己身邊的密探,故常不去坤寧宮,使皇後倍受冷落。軟弱的皇後無奈,隻得到慈禧那裏哭訴,不免說一些皇帝寵愛珍妃的話。於是慈禧便經常辱罵珍妃,又責怪光緒對皇後無禮。這樣,皇帝與皇後、皇太後的矛盾日益加深。

在戊戌變法(亦稱戊戌維新)運動中,慈禧“後黨”密謀發動了宮廷政變,殺害了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並將支持變法的光緒帝囚禁於瀛台。這時,慈禧除安排皇後每月兩次去看光緒外,其他任何人不得接近。皇後去時,也隻是三言兩語,彼此無話可說,帝、後之間關係非常冷淡,且已有敵對之意。

公元1895年,即光緒二十一年,適值慈禧太後60大壽,福州將軍出缺,那拉氏皇後欲將此職位給她的舅舅,因珍妃頗得光緒帝寵愛,便讓珍妃請於光緒帝,珍妃不悅,謝絕說:“誰去說都是一樣。”皇後十分惱火,認為珍妃恃寵而驕,竟敢違抗皇後的意旨,氣衝衝地跑到慈禧那裏告珍妃欺壓皇後。慈禧本來處處護著皇後,平時有對皇後小不敬者,都要受到嚴厲責罰,今天聽說敢欺壓皇後的竟是平日忌恨的珍妃,便火冒三丈,說一定要給皇後出氣。

當時慈禧住在南海儀鸞殿,光緒帝住在瀛台,皇後和珍、瑾二妃住在同豫軒。慈禧馬上傳令同豫軒侍奉珍妃的宮女、太監等到儀鸞殿,當麵詢問珍妃平日的起居情況。慈禧太後暴跳如雷,大聲喝問宮女太監,宮女太監驚恐萬狀,跪伏在地上,戰戰兢兢地說:“珍主子平時很是謙和謹慎,從來沒出過大差錯。”慈禧聽後更是大怒,懷疑宮女太監不說實話,喊過掌刑太監:“給我打!”直打得太監皮開肉綻,仍和前麵說的完全一樣。

這時珍妃已趕到儀鸞殿,慈禧便把怒氣轉向她,讓太監用掌打,命她說實話。

珍妃一向被皇帝寵幸,如今當眾受辱,痛不欲生,但仍不向太後低頭。慈禧更加惱怒,下令奪其妃號,降為貴人,宮監減逐大半。這次後妃之爭鬥可以看作光緒朝後妃之爭的一個縮影,對於這種後妃糾紛,有人完全歸結為宮廷中的所謂“醋海興波”,是不確切的。光緒朝的後妃之爭除了風情醋意的原因之外,還反映了慈禧太後與光緒帝的矛盾。此後光緒帝更加厭惡皇後,她的生活更加孤獨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