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七月,慈禧扮成農婦模樣,攜帶光緒皇帝和大阿哥,在部分大臣和太監的簇擁下,狼狽西逃。臨行前,珍妃出麵請求皇上不必西去,應該留下來處理和各國講和的事情。慈禧平日最不喜歡珍妃,見她此時又反對自己,竟命令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了。
在西逃過程中,慈禧這個不可一世的女人吃盡了苦頭。但是,境況稍有好轉,她又威風起來。逃到西安以後,慈禧把巡撫衙門作為行宮,又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單是每頓飯選菜譜就有100多種,雞鴨魚肉、燕窩海參,應有盡有,每天都要用200多兩銀子。可慈禧卻說,這可比在北京的時候節約多了!
早在西逃路上慈禧就派李鴻章充當全權大臣,與八國聯軍談判求和。並用光緒帝名義發布上諭,賴掉她“宣戰”的責任,並把她利用過的義和團與主戰派大臣作為替罪羊,斬殺了主“撫”的剛毅、徐桐等人,以此討好洋人;同時一再催促李鴻章、奕勖等與侵略者講和。
八國聯軍明知宣戰責任在慈禧,也不再追究。因為他們發現慈禧仍可作為殖民者統治中國最聽話的工具。這樣,清朝軍隊與八國聯軍很快就勾結起來,扼殺了義和團運動。
公元1900年,即光緒二十六年,年底,外國侵略者提出“議和大綱”12條,慈禧連忙下令:“所有12條大綱,應即照允。”沒經過多少談判,就於第二年九月簽訂了《辛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償各國軍費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連本帶息共計9.82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作抵押;允許各國在京、津和山海關駐兵;清政府保證禁止國內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活動,等等。驚人的巨額賠款加速了中國人民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凋敝。苛捐雜稅又一批一批地壓在了全國人民頭上。而“使館區”的設立、炮台的平毀以及北京至山海關一帶駐紮外國軍隊,則嚴重破壞了中國主權。清政府還義務地替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這就表明清政府已經完全變成了帝國主義豢養的走狗,賣國求榮的慈禧卻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滿心歡喜。就在光緒二十七年(即公元1901年)八月,西安城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慈禧一行3000多輛馬車,滿載著金銀、古董,浩浩蕩蕩起駕回京。此番東歸,絕非當初狼狽西逃時可比,一路上竟然以黃沙鋪路,大肆搜刮,極力揮霍,窮奢極欲。半路上,她突然接到賣國賊李鴻章病死的消息,十分悲痛。李鴻章死前又向她推薦了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光緒二十七年十一月,慈禧一行回到北京,結束了西逃生活。她到京後10天,就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各國駐華使節及其夫人,極盡獻媚求寵之能事。
最後歲月東陵厚葬
慈禧西逃回到北京後,仍然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台,自己大權獨攬。參照“西法”,整頓一切政事。實質上,就是更加順從帝國主義的驅使和控製,使清朝政府進一步買辦化。慈禧不打自招地說:“我們現在全力實行整頓政事,就是為了以後給各國提供更大的實惠。”於是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高潮,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始興起。為了抵製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挽救自己的統治地位,公元1906年(即光緒三十二年),慈禧開始玩弄“預備立憲”的騙局,實行了一些不倫不類、欺世盜名的改良政策。但是,此時,一場大的革命運動已如“山雨欲來風滿樓”,慈禧也即將走完了她一生中最後的歲月。
慈禧這個荒淫無度的女人,哪怕在她生命將近終結之時,也沒有忘記利用權力及時行樂。公元1903年,即光緒二十九年,慈禧心血來潮,提出乘火車去謁祭東西祖陵,但當時並沒有從北京城通往東西陵的鐵路,為了滿足慈禧的要求,隻得立即搶修,結果單是鐵路鋪修到東陵,就花了153萬多兩白銀。她過73歲生日時,僅袁世凱就送她兩套玄狐裘袍褂,一枝旗妝大梁頭橫簪,兩枝伽楠香木中鑲寶石珠鳳,還有一枝一人高的大珊瑚。盛宣懷則送了一批宋、元、明三朝名家書畫,又用1000兩黃金,打造了9柄金光閃閃的大如意。其揮霍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