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清朝後妃(9)(1 / 3)

過去有人考證,慈禧入宮是為了複仇。理由是,清王朝的祖先努爾哈赤曾攻打過葉赫部落,並且殺光了葉赫部落的所有男子。葉赫部落的首領在臨死之前發誓說:“我葉赫即使隻剩下一個女兒也要複仇。”因此清王朝有“宮闈不選葉赫氏”的祖製。慈禧入宮恰恰是一次破例,而正是這次破例斷送了清王朝的江山。實際上,這些都是很荒謬的傳說。當初,清王朝的祖先確實和葉赫部落發生過一次不小的衝突,但那次衝突理虧的正是葉赫部落,而且努爾哈赤隻殺掉了葉赫的兩個首領,對其他人並未肆行殺戮。葉赫家族在清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清滿州八大世家之一,在朝中一直很有勢力。更能說明問題的是,葉赫的女兒入宮為嬪妃的絕非慈禧一人,而是曆代都有,單是鹹豐皇帝的十九名嬪妃中就有四名姓“葉赫那拉”。

公元1851年,宮廷廣選秀女,葉赫那拉氏蘭兒應選入宮,初被分配到皇家園林圓明園當差。葉赫那拉氏蘭兒素好打扮,入宮後越發打扮得婀娜娉婷。她也很有心計,一次見鹹豐帝來圓明園散步,她便躲在林蔭深處,唱起了拿手的一曲江南小調,歌聲委婉動聽。鹹豐帝聽得悅耳,遂問內侍:“這是哪位女子在唱歌?”內侍說:“是蘭兒姑娘。”鹹豐帝遂召見蘭兒,並在廊欄坐下問話。鹹豐帝見蘭兒長得漂亮,口齒又伶俐,故對她十分喜愛,於當天晚上便召幸了她,第二天即封她為蘭貴人。但是後宮佳麗三千,鹹豐帝很快就忘記了她。

直到鹹豐四年,此時蘭貴人正在皇後鈕祜祿氏居住的坤寧宮當差,起早貪晚,勤勞操作,諸事謹慎。一天,鹹豐帝退朝入宮,正值皇後奉太後之召,赴慈寧宮。宮娥們前呼後擁,侍候皇後,一見皇帝駕到,紛紛上前請安。蘭貴人也在其中,鹹豐帝見她身材苗條,滿頭青絲格外潤澤,一雙媚眼嫵媚動人,不禁舊情複燃,當下令宮女們各自回宮,獨留蘭貴人。自此她對皇上著意迎奉,頗精取悅皇上的技巧,逐漸得到了鹹豐皇帝的寵信。對下她討好皇帝身邊得寵的太監,對上她巴結皇太後,並取得其歡心。鹹豐四年,葉赫那拉氏蘭兒便由貴人而晉升為懿嬪。

公元1855年,懿嬪有喜懷上了“龍種”。她從懷孕開始,便十分重視保健,以保證皇兒的健康發育。在她懷孕六個月時,便將她的母親接入宮中,對她進行特殊護理。在她懷孕七個月時,宮廷又為她增派了高等女護及漿洗女傭各兩名。不久,又為她選派了六名禦醫和兩名高級助產婆輪流值班,晝夜守喜。有關皇兒降生後所用之物,如小被、小褥、小單;小衫、小襖、小褲、紅黃兜肚;木碗、木盆,木搖車、各種珍玩等,則不計其數。懿嬪於鹹豐六年四月也就是她入宮後的第六年,生下了皇長子、即鹹豐帝唯一的兒子載淳,從而得到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等賞賀銀數千兩,又從懿嬪晉升為懿貴妃,名位僅次於皇後。

本來權欲極強的慈禧,開始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參與朝政,為日後篡權執政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入侵,促進了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矛盾的迅速發展。導致了太平天國革命的爆發,而且發展迅猛。各地告急的奏章紛至遝來,弄得鹹豐帝坐臥不寧。懿貴妃乘機幫他看奏章,出主意,策劃鎮壓農民起義。

由於清廷腐敗,它原有的“八旗”、“綠營”軍都不能打仗,連連敗北。鹹豐帝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命令長江南北的官僚地主舉辦地主武裝——團練。禮部侍郎曾國藩,於鹹豐三年因母喪守製在家,便領頭辦起了湘軍,他不斷指揮湘軍打太平軍。懿貴妃看重他的才幹,就不斷勸說鹹豐帝重用曾國藩,“要供給湘軍糧餉,不使缺乏”。從此,曾國藩扶搖直上,成為滿族統治者信任的漢族官僚。懿貴妃也就以此為契機,逐步參與政事,滋長了奪權的野心。

篡權聽政兩宮同治

公元1860年,即鹹豐十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入激烈階段。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英法聯軍的進攻連連得利。他們打天津,犯通州,向京師逼近。整日尋歡作樂、耽於聲色的鹹豐皇帝,被敵人的炮火嚇得驚慌失措,攜帶皇後鈕祜祿氏(慈安)、貴妃葉赫那拉氏(慈禧)和兒子載淳等人,假借“木蘭秋狩”(打獵)之名,倉皇逃離北京紫禁城,逃到熱河承德(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鹹豐帝到達這裏時,暑氣早消,再加路上顛簸,便一病不起,他本來由於荒淫無度弄壞了身體,因而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懿貴妃趁機幫助鹹豐帝批閱奏本,如此一來,她對朝廷裏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動態,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