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 清朝後妃(8)(3 / 3)

慈禧太後看完後,慈安太後又把它要回,當著慈禧的麵非常仗義地放在燭火上燒掉了。當時,慈禧太後慚愧與惱怒的心情交加,但仍勉強裝出感激淚下的樣子。慈安太後又對她百般勸解安慰,至此酒宴方才結束。

過了幾天,慈安太後偶然因有事到了慈禧太後宮中,慈禧太後對她禮節周全非常恭敬,一反過去那種驕狂放縱,連一旁伺候的太監宮女都感到很奇怪。慈安太後也暗自高興,認為是前日自己燒密旨的做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兩個人坐下來聊天,越聊越投機,時間稍長,慈安太後覺著腹內稍微有點饑餓,慈禧太後便命令侍者捧來一盒糕餅,慈安太後吃著很香甜,很合口味,說這好像不是禦膳房做的食物。慈禧太後回答說:“這是我妹妹送給我的。姐姐您喜歡吃,明天我叫她再送一份來。”過了一兩天,慈禧太後派人把幾盒糕餅送到了慈安太後的宮中,花色味道都與慈安太後上次吃過的一模一樣。但是慈安太後隻吃了一兩個,頓時就覺得不舒服。不料到了晚上,竟撒手歸西。享年僅45歲。種種跡象都表明她是中毒而死的。

慈安太後死後,被埋葬在定陵東麵的普祥峪,取名為“定東陵”(定東陵包括慈安和慈禧兩陵,因兩陵均在清文宗鹹豐帝定陵之東,故皆稱定東陵,地在今河北遵化市)。當初,鈕祜祿氏剛被尊封為皇太後,已加上了“慈安”的徽號。後來國家有喜慶事,又迭加徽號,稱為“慈安端康裕慶昭和莊敬皇太後”。到她死時,光緒皇帝給她加諡。宣統年間再加諡,這樣,鈕祜祿氏的諡號全稱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後”。

對慈安太後的死因,另一種說法是,公元1880年,即光緒六年冬季,慈禧太後得病,請禦醫診治無效,朝廷便詔令各行省的總督巡撫推薦各省的良醫進京會診。李鴻章、劉坤一等都推薦了良醫進京。慈禧太後一病就是幾個月,這期間隻能由慈安太後單獨聽政。慈禧太後久病不愈,慈安太後便親自前往探望,到那裏竟然看到慈禧太後正與她寵愛的伶人金某睡在床上,慈安太後氣憤之極,嚴厲地痛斥慈禧太後的醜行,慈禧太後嚇得跪地謝罪,爾後將金某驅逐出宮,不久將他賜死(即逼令自殺)。慈安太後平常喜愛吃零食,她死的當天,慈禧太後曾給她送過糕餅,糕餅送進幾小時,慈安太後就死了。直到慈禧太後死後,金某家裏的人才講了這些情況。

姓名:葉赫那拉氏蘭兒

生卒年:公元1835~1908年

婚配: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封號:懿貴妃

封妃時間:公元1857年

子女:一子載淳(即同治帝)

徽號:慈禧太後(又稱“西太後”)

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照豫莊誠壽恭欽南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

女中梟雄智得帝寵

公元1835年,即道光十五年,葉赫那拉氏蘭兒出生於北京一個世代為官的中等官僚家庭,她的曾祖父、祖父都是京官,曾官至員外郎。她是安徽寧池廣太道道員惠徵長女,屬滿洲正黃旗籍。

葉赫那拉氏蘭兒的祖父惠顯,曾在道光年間曆任安徽按察使、駐藏大臣、工部左侍郎(兼京營右翼總兵)等職,後調任歸化城副都統,是地方封疆大吏。父親惠徵,曾做過幾任地方官,後來在安徽寧太廣池道任候補道員。她是惠徵的長女,自小隨父南來北往,見識較多,善於察言觀色,更學會了官場中逢迎拍馬、爾虞我詐的權術。她天生麗質、聰明伶俐,還能唱幾曲優美動聽的江南小調。

她的兩個哥哥,一個叫照祥,後來官至護軍統領,承襲恩公;一個叫桂祥,官至都統,也就是光緒皇後——隆裕皇後的父親。她的妹妹後嫁與醇親王,即光緒的母親。公元1851年,即鹹豐元年,葉赫那拉氏蘭兒被選為秀女。

這是葉赫那拉氏蘭兒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以後,這位普通的官宦小姐開始和政治發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