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清朝後妃(6)(3 / 3)

公元1849年,鈕祜祿氏在壽康宮去世,終年74歲。

公元1853年,鈕祜祿氏被安葬在昌陵之西的昌西陵。從道光至鹹豐年間,鈕祜祿氏的諡號都有所增加,全稱“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後”。

姓名:佟佳氏

生卒年:?~1833年

婚配: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即道光帝)

封號:皇後

子女:一女(夭折)

諡號:孝慎敏肅哲順和懿誠惠敦恪熙天詒聖成皇後(初諡“孝慎皇後”)

公元1796年,15歲的旻寧與滿州鑲黃旗鈕祜祿氏結為夫妻,是為原配嫡福晉,可這位嫡福晉薄命,沒能活到旻寧做皇帝的那一天,就與世長辭了。

嘉慶皇帝於是冊封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為旻寧的繼嫡福晉。等到旻寧登上帝位,繼福晉佟佳氏也被立為皇後。

此時,清王朝在經曆了康乾盛世及至嘉慶,整個社會已呈現出“四海變秋色”的衰世之象。及至道光登上皇位,封建製度已病入膏肓,而西方資本主義正迅速發展,不斷東侵,在中國沿海扣關。這是清帝國自立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大變局。道光皇帝為挽救清王朝的衰敗,即位之初,也想銳意圖治,整飭朝政。對奢靡之風加以矯正。道光二年,他規定在皇子皇孫指婚其福晉後,父家置備妝奩“不得以奢華相尚,一概務從儉約……如有靡麗浮費之物,經朕看出,不惟將原物發還,並加以議處”,就連皇太後萬壽聖節,“奉懿旨停筵宴”,道光帝自己更是以“儉德著稱”。作為皇後的佟佳氏,就更應該以身作則了。可惜道光皇帝除弊乏術,宰輔又誤政,最終沒能除弊起衰,成為中興之君,反而是國勢如江河日下,急劇衰落。

佟佳氏就在這內憂外患交加、世界潮流劇變的時代,與道光皇帝共同生活了20多年。其間佟佳氏給道光皇帝生過一個女兒,但幼年時就夭折了。

公元1833年,佟佳氏壽終正寢。道光皇帝給她上諡號為“孝慎皇後”,葬在龍泉峪慕陵。經過鹹豐、光緒兩代的加諡,佟佳氏的諡號全稱為“孝慎敏肅哲順和懿誠惠敦恪熙天詒聖成皇後”。

姓名:鈕祜祿氏

生卒年:公元1807~1840年

婚配: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834年

子女:一子奕詝,二女(一女夭折,一女壽安固倫公主)

諡號:孝全皇後

侍衛頤齡之女鈕祜祿氏,生於公元1807年,比道光皇帝小25歲。她幼年時其父頤齡曾在蘇州做官,就隨父居於蘇州。蘇州女子多慧秀,通行七巧板拚字,作為蘭閨清玩,鈕祜祿氏隨俗演習,後來熟能生巧,發明新製,斫了木片若幹方,隨字可以拚湊。人人稱慕她的聰明靈敏,“蕙質蘭心並世無”。

後逢道光皇帝親選秀女,頤齡便把女兒送入宮中。因她生長在蘇州,故性情明慧溫柔,這與旗下格格的開朗爽健大異其趣,故獨蒙帝寵,地位也不斷提升,不到一年便從全嬪晉封為全妃,接著又獲得了全貴妃的封號。

公元1831年,全貴妃生了皇四子奕詝(zhǔ,主),就是後來的鹹豐皇帝。道光皇帝對鈕祜祿氏更是寵愛有加。皇後佟佳氏於道光十三年去世後,道光皇帝將鈕祜祿氏全貴妃晉升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事。第二年,又立鈕祜祿氏為皇後,追封皇後父頤齡為一等承恩侯,由其孫瑚圖哩襲爵。但好景不長,僅做了6年皇後,鈕祜祿氏便於道光二十年正月暴崩。享年33歲。

關於皇後的“暴崩”曾有異聞。清宮詞:“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懷鴆毒兆當筵”原注:“孝全皇後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秘。其時孝和皇太後尚在,家法森嚴,宣宗(道光)亦不敢違命也”。照這首詩看來,孝全皇後的暴崩,似是新年宮中家宴,被人下毒所致。相傳孝和皇太後對孝全皇後的敏慧過人,未免有些惋惜,她以為“婦女以德為重,德厚乃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恐非福相?”,而孝全皇後不僅能用七巧板“譜成六合同春字”,還在皇太後壽辰時填詞寫詩,大出風頭。但是孝全皇後因有皇四子奕詝,前麵三個皇子先後早亡,奕詝就成為了長子,很有可能就是將來的皇上,所以不以為然。如此數載,婆媳之間有了嫌隙,為此懷疑是皇太後下手毒殺了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