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遼代後妃(2)(3 / 3)

耶律德光一死,一度潛伏下來的遼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再次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暴露出來,各種政治勢力蠢蠢欲動,爭相乘機撈權,一場更加激烈的鬥爭如山雨欲來,箭在弦上,即將爆發。述律平雖然充分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見到德光的屍體後,她顧不上哭泣,隻是說:“等我把諸部安定得寧靜如故之後,再來葬你。”但是,她仍然認為自己擁有無邊的權勢和強大的威懾,自信自己隻要仍像阿保機死時那樣,憑借太後的身份,揮舞起白森森的屠刀,要不了多久,就會把不安定因素壓製下去,讓人們重新戰戰兢兢匍匐在她的腳下,把自己心愛的三子李胡扶上台。這是她早就打好的如意算盤,為了讓李胡具有與德光相同的身份資格繼承帝位,還在天顯五年(930年)時,她就任命李胡當了天下兵馬大元帥,此後還在各種場合公開宣揚要把天下傳給李胡的意圖。如果說當初她主張立德光除了感情因素外,還有一層充分發揮德光的文武才幹,為遼朝奴隸製國家的長遠利益著想的公正理由的話,那麼,這時她企圖擁立李胡,則完全是出於感情偏愛的私心動機了,因為李胡在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後,不僅沒有創建過一點功勞,而且更加殘暴跋扈,欺上淩下,除了述律平對他溺愛有加,再也沒有第二個人願意與他來往。然而,述律平做夢也沒有想到,正是由於她臨朝稱製時的凶殘嗜殺,早已激起了一大批貴族勳臣的不滿和恐懼,這次耶律德光暴死境外,人們更擔心述律平遷怒於眾,使阿保機死後的那幕慘劇在自己身上重演。於是,如果說述律平稱製時殘殺的那些人實際並不是她的敵對勢力的話,那麼,這時那些被殺者的兄弟子孫以及害怕成為新的被殺者的貴族大臣,便真正站到了她的對立麵,要堅決與她為敵了。

東丹人皇王圖欲投奔後唐之後,他留在遼朝的長子耶律阮被封為永康王。耶律德光南滅後晉時,耶律阮也隨軍從征,為的是起回埋葬中原的父親的遺骸。德光猝死灤縣,遼軍士馬困乏,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從行諸將耶律安端、耶律察割、耶律劉哥、耶律盆都和蕭翰等人眾口一詞地提出在軍中立耶律阮繼承皇位。於是行至鎮陽(今河北正定),耶律阮正式即皇帝位,是為遼世宗。

述律平得知已經為時已晚,隻能無奈地認了。雙方達成“橫渡之約”,述律平承認耶律阮即位,各自罷兵返回上京。

但是鬥爭仍沒有結束。述律平和李胡並不真正甘心失敗,又在策劃發動政變。被耶律阮發覺,為了防止他們作亂,耶律阮索性把他們強行遷到祖州(昭烏達盟林東鎮西南)軟禁起來。殺死參與策劃的司徒劃設和楚補裏。同時,又解散述律平擁有的官戶奴隸,分賜大臣,大大削弱了述律平的勢力。

公元953年,述律平默默無聞地結束了餘生,終年75歲,葬於祖陵,諡號“貞烈”。公元1052年,改諡為“淳欽皇後”。

述律平死後不久,李胡因兒子喜隱謀反受到牽連,被逮捕死在獄中,後來被追尊為章肅皇帝。

姓名:蕭溫

生卒年:公元905~935年

民族:契丹族

婚配:遼太宗耶律德光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27年

子女:二子(長子遼穆宗耶律璟,次子阿缽撒葛裏)

諡號:靖安皇後(初諡“彰德皇後”)

蕭溫是述律平皇後的外孫女。後來嫁給二舅耶律德光為妃。耶律德光是阿保機與述律平的次子,當時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

公元927年,德光即位,冊蕭溫為皇後。

公元931年,蕭溫生下了德光的長子耶律璟(又名耶律述律),即為遼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