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遼代後妃(3)(1 / 3)

蕭溫聰慧潔素,很受德光寵愛,無論打仗、狩獵都帶她在身邊。公元935年年末,蕭溫隨侍德光於百湖西南的行宮之中,生下了第二個兒子阿缽撒葛裏,因產後感染而患了重病,次年正月死在行宮。時年31歲,葬於奉陵,諡為彰德皇後,德光皇帝還親自到弘福寺飯僧,為蕭溫祈求福祉。

公元1052年,改諡號為“靖安皇後”。

姓名:甄氏

生卒年:?~951年

民族:漢族

婚配:遼世宗耶律阮

封號:皇後

子女:一子隻沒

甄氏本是後唐皇宮的宮女,後晉建立後,她依然留在了宮中。

公元946年,遼太宗攻克大梁(今開封),滅了後晉,這時甄氏已有41歲,但風韻猶存。隨遼太宗進入大梁的耶律阮雖比她年輕10歲,但對她一見鍾情,喜歡得像寶貝一樣。次年,遼太宗死於撤軍途中,耶律阮被諸將立為皇帝,是為遼世宗,甄氏則冊封成了皇後。在遼朝曆代皇後中,甄氏是唯一的漢族人。後來她生下了耶律阮的第三個兒子,取名隻沒,字和魯堇。

甄氏舉止端重,風姿嫻雅,並且處事嚴明,內治有法,雖為皇後,卻從未一絲一毫謀取私利。甄氏儒雅端莊,具有與契丹遊牧民族女子迥異的氣質風範,深深打動了耶律阮的心,對她一直敬重愛戀,寵遇甚厚,每逢大事,總愛與她商量。

耶律阮大體上代表了那種要極力爭奪中原地區、重用漢族上層人物和多采取一些封建成分的傾向。他釋放了一批奴隸,把許多從後晉帶回的漢族官員委以要職,而對諸部酋長加以壓製,並且幾次發動對後漢、後周的攻伐,這些都引起了相當一部分契丹貴族的反對。從他即位的第二年開始,周邊部族的叛亂和朝廷貴族的謀反就接連不斷。

在這樣日益高漲的反對聲中,甄氏的皇後地位也受到了一些貴族的非議,他們對於耶律阮破壞了契丹社會氏族間通婚的傳統不滿,要求他另立契丹本族女子為後。耶律阮迫於壓力,在公元950年把自己原先的妃子蕭撒葛隻冊立為皇後,但也保留了甄氏皇後的地位,因此便出現了兩位皇後同時並存的奇怪現象。《遼史·後妃傳》把晚當皇後的撒葛隻置於甄氏之前,隻稱甄氏為妃的做法,就反映了契丹社會的這種矛盾。

這時,中原地區依然處在兵連禍結的動蕩之中,公元951年,後漢樞密使郭威策動政變,建立後周。後漢的皇族劉崇則在太原稱帝,占據山西中南部的12州之地,是為北漢。劉崇向遼朝稱侄,要求派兵支援,合攻後周。耶律阮認為有機可乘,不顧甄氏的勸阻和諸將的反對,強行親自領兵南下,他的生母蕭氏和甄氏、撒葛隻等後妃也從軍隨行。途中,耶律阮在行宮大擺宴席,祭奠生父圖欲,縱酒狂歡之後,他被察割糾合耶律盆都、耶律郎五等人殺死在夢鄉之中,甄氏同時被殺。

甄氏的屍體起初被草草埋葬於野外,公元969年,耶律阮的次子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後,將她和同時遇害的蕭撒葛隻合葬於醫巫閭山,建廟祭祀。但她始終沒得到一個諡號。

姓名:蕭撒葛隻

生卒年:?~951年

民族:契丹族

婚配:遼世宗耶律阮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50年

子女:一子(遼景宗耶律賢),一女萌古公主

諡號:懷節皇後(初諡“孝烈皇後”)

東丹王耶律倍逃往後唐時,他的長子耶律阮(又名兀欲)留在了遼朝。遼太祖皇後述律平把他封為永康王,還把弟弟阿古隻的女兒撒葛隻嫁給了他。

但耶律阮並不喜歡撒葛隻,他被擁立為皇帝時,冊封的皇後是他從中原帶回的漢族人甄氏,撒葛隻仍然隻是一個普通的妃子而已。直到公元948年夏她才生下了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賢,又名明記,即為遼景宗。

這時,契丹貴族接連策動反對耶律阮加速漢化重用漢臣的叛亂,皇後甄氏因為是漢族人,也受到了貴族們的反對。耶律阮迫於壓力,隻好在公元950年把撒葛隻正位中宮,與仍當皇後的甄氏比肩並立。次年八月底,撒葛隻生下女兒萌古公主。九月初一,耶律阮帶兵南攻後周,撒葛隻還在月子裏也隨軍從征。行至歸化州(今河北宣化)祥古山,耶律察割夥同耶律盆都、耶律郎五等人發動了蓄謀已久的政變,闖進宮帳把睡在一起的耶律阮和甄氏殺死,撒葛隻因宿在別帳,沒有當場被殺,她聽到叛亂的消息,不顧自身安危,乘步輦找到察割,請求為耶律阮和甄氏收屍。察割不由分說將她也扣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