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宋朝後妃(13)(3 / 3)

婚配:南宋孝宗趙昚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163年

諡號:成恭皇後(初諡“安恭皇後”)

孝宗在未曾即位之前,就有妻郭氏已經為他生下三個兒子,長子莊文太子早死,次子被封為魏王,三子即是光宗趙惇。但郭氏未及封後,就故去了。

郭氏死後,吳太後將身邊的宮女夏氏賜給孝宗。

孝宗即位的第二年,夏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後。

傳說夏氏出生時,有異光穿入室中,她的父親夏協驚奇不已。夏氏19歲時已出落成一個少見的美女。夏協認定女兒降生時的異光是後妃之祥,便想將女兒送進宮中。無奈夏氏的祖上並非達官顯爵,家道式微,連女兒的妝奩之資和盤纏也無著落,夏協不肯罷休,索性典賣房產將女兒送入宮中。

夏協獻女後,已囊中羞澀,不名一文,女兒的顯達尚遙遙無期,隻好惆悵地離開了京師;返回故裏,又已無家可歸,隻好客居袁州僧舍,號為“夏翁”,艱難度日。

等到夏氏顯達,推恩親屬,其父夏協已經去世了,女兒的好運無緣得見。

公元1167年,夏皇後死,諡號安恭。寧宗即位後,又改諡成恭。

姓名:謝氏

生卒年:?~1203年

籍貫:南宋丹陽

婚配:南宋孝宗趙昚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176年

公元1176年,孝宗冊立翟氏為新皇後。

翟氏自幼父母雙亡,由翟家撫養成人,遂姓翟。長大後,因品行端正、容顏秀美,被選入宮。後來,吳太後將她賜給當時的普安郡王趙昚,封為鹹安郡夫人。趙昚即位後,翟氏逐漸晉升為貴妃。夏皇後死後,翟貴妃就是宮中品秩最高的妃子,又頗有賢名,於是被冊立為皇後。與此同時,恢複了本姓謝氏。

謝皇後性情善良,自奉甚儉。每次進膳,總讓孝宗先用,有些精美的菜肴她還下令減撤。有的衣服穿用多年,也舍不得扔掉。皇後的弟弟謝淵因後而貴,謝後惟恐他失德,曾嚴厲告誡他說:“皇上力行恭儉,我也親服浣濯之衣,你也要自謙自抑,不可驕侈。”

謝皇後深得太上皇與孝宗的歡心。立後之初,孝宗就曾盛讚皇後謙抑節儉的美德。謝皇後還一再辭謝皇上的推恩,削減封賞親屬的名額,比宋朝曆史上有名的賢後削減的還多。大臣們非常感動,參知政事龔茂良上奏希望孝宗明令各級官府以此為率。皇後的美德在當時傳頌一時,成為宋孝宗大力推行儉政的一麵旗幟。

公元1203年,謝太後病逝,諡號“成肅”,與宋孝宗合葬於“永阜陵”。

姓名:李鳳娘

生卒年:公元1145~1200年

籍貫:南宋相州(今河南安陽)

婚配:南宋光宗趙惇

封號:皇後

子女:一子趙擴(即寧宗)

當時知名的異人道士皇甫坦擅長相術。高宗生母韋太後晚年患了眼疾,多虧皇甫坦妙手回春,一治便愈。高宗由是對他極為信任,常常召他入宮。後來,他遊方到湖北,被慶遠軍節度使李道請到家中,為其女相麵。李道之二女名叫鳳娘,出生之時,李道軍營之前不知從何方飛來一群黑鳳,因此取名鳳娘。皇甫坦一見鳳娘出來拜見,大驚不敢受拜,連聲說:“此女當母儀天下,要善為撫養。”李道聽了,不以為然。

皇甫坦轉到京都立即進宮,說動高宗,將李鳳娘聘為恭王妃。後又晉封為太子妃。然而高宗不久就失望了,李鳳娘雖然容貌超人,品性卻驕悍好妒,曾在高宗孝宗麵前訴說太子左右的過失,搬弄是非。太子對李鳳娘開始厭惡,並對其提出“改過”警告。孝宗也看不慣她的品行,多次進行責教。李鳳娘不以為然,反而懷疑是吳太後從中作梗,於是與吳太後結怨,並恣意進行報複。

公元1168年,李鳳娘生下兒子趙擴(即寧宗)。

後孝宗禪位,由其第三子趙惇即位為光宗,李氏也被冊封為皇後,皇甫坦的預言真的應驗了。自從李鳳娘當上皇後,更加肆無忌憚、悍妒跋扈。

也許是光宗與帝位無緣,其長兄莊文太子死後,孝宗又擔心二子魏王趙愷生性過於懦弱,無力擔當重任,破例冊立三子趙惇為太子。誰想這位孝宗自詡“英武類己”的兒子在李後麵前卻唯唯諾諾,百依百順。光宗抱負難展,漸漸鬱悶成一塊心病。此事被孝宗得知後,孝宗心急如焚,他天天召禦醫問候病情,又派人采來草藥製成丸。做好之後卻犯了躊躇,想要送給光宗,又怕為李後阻攔,隻好待光宗入宮問安時,當麵賜給他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