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本人也能做到謙虛儉樸。有年殿試舉人,有關部門請求依照章獻明肅劉皇後天聖年間的做法,請趙煦和高氏一同禦殿,高氏不同意。後來大臣又請求她在文德殿舉行冊封太皇太後的典禮,高氏也說:“文德殿是天子的正堂,豈是女主應當臨禦的?我隻在崇政殿就可以了。”文思院每年進貢給皇帝禦用的物品,無論大小,她終身不取一件。
對於宮中的宦官、宮女,高氏控製得更是嚴格,不準他們幹預政治。垂簾之初,被她認為尤無善行驅逐出宮的宦官宋用臣等人,後來又托了趙頊乳母的關係向高氏求情,企圖再得任用。高氏見那乳母進來,劈頭就問:“你來幹什麼?難道是為宋用臣等人遊說的嗎?並且你也想像以前那樣,求皇上內降詔旨幹擾國政嗎?你聽好了:若再敢這樣,我就要你的腦袋!”乳母嚇得要死,半個字沒敢說,就乖乖溜出宮去。
由於高氏具有了這種美德,更由於她全盤推翻新法,起用元老舊臣,最大限度地迎合並滿足了那些在變法期間受到抑製的官僚貴族、豪強兼並者的利益和要求,所以贏得了這些人的高度推崇,被稱譽為“女中堯舜”。
公元1093年七月初一,範純仁再次被任命為宰相,範的複起絲毫不是高氏對他的政治觀點放棄了惡感的緣故,而是認為範純仁能像他的父親範仲淹一樣,在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中采取符合自己意願的行動。她召見範純仁時說:“令尊仲淹,在章獻明肅太後垂簾時,勸章獻對仁宗盡母親之道,等到仁宗親政,又勸仁宗盡兒子之道,真可謂忠臣,我相信你必能繼承先人。”範純仁感動得熱淚盈眶,表示:“敢不盡忠!”
八月,高氏患病,很快加重。她把範純仁、呂大防召到榻前無限淒愴地交代後事:“我覺著病情更重,隻怕快要與你們長辭了,你們要好好輔佐官家。老身受神宗顧托,同官家禦殿聽斷國政,你們回想一下,9年以來,我曾做過一件施恩高家的事嗎。我懷著一顆赤誠至公之心,為國操勞,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病得快要死了,我都顧不上看一看啊!”說著已泣不成聲。眾人陪著抹了一會兒眼淚,高氏又說:“先帝晚年追悔往事,甚至泣下,這事官家應該深知,老身死後,肯定有很多挑撥官家的,一個不要去聽。你們也要早早退避,讓官家另外用一番人。”說罷命左右侍者端出社飯,賜給眾人,並說:“明年社飯時,希望你們仍然記著老身。”
公元1093年,高氏病故,享年62歲,諡為“宣仁聖烈皇後”。次年二月,葬於永厚陵。
姓名:向氏
生卒年:公元1048~1101年
籍貫:北宋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一帶)
婚配:北宋神宗趙頊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067年
子女:一女燕國公主
諡號:欽聖憲肅皇後
公元1066年春,真宗時任過宰相的向敏中的曾孫女向氏,在盛大的婚禮後,熱熱鬧鬧地嫁給了宋英宗趙曙的長子潁王趙頊,正式成了趙頊的發妻,封為安國夫人。
時趙頊已近18周歲,向氏比他年長3歲。
次年正月,趙曙去世,趙頊繼位。二月,向氏被立為皇後。此後不久,她便生育了一生中唯一的孩子燕國公主。
趙頊年富力強,他所親幸寵愛的嬪禦之多,人所共知。而向氏大齡貌平,特別是年幼的燕國公主之死對她刺激很大,剛剛30歲出頭,就已顯得老氣橫秋。但趙頊不僅治國有方,而且極善處理複雜的家庭關係,對待向氏,他照顧得十分周全,千方百計不使她感到冷落孤寂。而向氏也秉性謙衝,心地寬厚,對丈夫的私生活從不橫加幹涉。所以不隻夫婦間從來沒有紅過臉,拌過嘴,宮中嬪妃在她的影響下也一團和氣,從未因爭風吃醋鬧過什麼糾葛。
後神宗駕崩,哲宗趙煦即位,高太後垂簾聽政,向氏被尊為皇太後,她的表現依然是謙衝自律。
高太後命人將曹太後原先居住的慶壽宮故宮修葺一下,作為向氏的住所,向氏推辭說:“哪有婆婆住在西邊兒媳住在東邊的?這是擾亂上下名分。”堅持著不肯搬遷。最後隻是把慶壽宮的後殿改名為隆裕宮,後又改名為慈德宮供向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