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宋朝後妃(1)(3 / 3)

據說李氏是位恭謹莊肅的人,對待趙光義的兒子們及宮中嬪妃十分寬厚。她本人也曾為趙光義生過一個兒子,可惜很快夭折。

她對那些遭際坎坷的人懷有特殊的惻隱之心。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本來是位聰明英俊的少年,隻因替陰謀叛亂的叔叔趙廷美求過情,而被父親疏遠,竟神誌錯亂,患上了癲狂之症。李氏深為同情元佐,所以當趙光義病死,宣政使王繼恩等人企圖廢除已被封為皇太子的趙恒擁立元佐的時候,李氏便傾向於他們。她向宰相呂端說:“皇帝剛剛晏駕,按年齡的長幼擁立嗣君,這是順天應人的事情,你看如何?”呂端曾被趙光義稱作“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在此關鍵時刻果真名不虛傳,他斷然回答:“先帝之所以設立皇太子,不正是為了今天嗎?豈可再有異議!”說罷,將趙恒請進殿來。事已至此,李氏也就不便再說什麼了。

趙恒即位,李氏被尊為皇太後,居於西宮嘉慶殿。

公元1004年,李氏病死於萬安宮,終年45歲,諡號明德。先是殯於沙台,3年後附葬於永熙陵。

姓名:潘氏

生卒年:公元968~989年

籍貫:北宋大名(今河北大名)

婚配:北宋真宗趙恒

封號:莒國夫人

諡號:章懷皇後

潘皇後,忠武軍節度使潘美之第八女。潘氏出身名門。其父潘美,初仕後周,世宗征高平,因功遷西上圖門副使。入宋後,累官行營都監、潭州防禦使、北路都招討兼判太原行府事等職,曾多次率軍征南嶺、滅南漢、征南唐、平金陵、滅北漢、禦契丹,卒諡“武惠”,贈中書令。時太宗因潘美保宋有功、潘氏女又長得端莊雅秀,故於公元983年,即太平興國八年,納潘氏為韓王趙恒夫人,趙恒與潘氏時年均16歲。之後,潘氏又被封為莒國夫人。

公元989年,即太宗端拱二年五月,潘氏病逝,時年僅22歲。後趙恒即位為真宗,追封潘氏為“章懷皇後”,葬保泰陵。

姓名:郭氏

生卒年:公元976~1007年

籍貫:北宋太原

婚配:北宋真宗趙恒

封號:皇後

子女:一子趙祐(夭折)

諡號:章穆皇後(初諡“莊穆皇後”)

公元993年,宣徽南院使郭守文之次女郭氏嫁給襄王趙恒,封魯國夫人,又晉升秦國夫人。趙恒即位後,被立為皇後。

郭氏秉性謙約,待下人寬厚仁惠,對待自己的親屬則不徇私情。她生活簡樸,討厭奢靡。親戚們入宮拜謁,有人穿戴光鮮華貴,她總要嚴辭勸誡。有不少親屬想通過她的裙帶關係向趙恒提些要求,她也從不答應,就連她的哥哥出嫁閨女,因家貧置不起妝奩想向趙恒祈求點賞賜,她也隻是拿出自己當年的嫁妝來接濟,而絕不向趙恒伸手。

郭氏對金錢名利淡漠如水,對兒子趙祐卻是舔犢情深。然而她的兒子偏偏享年不永,年僅9歲就暴病夭折,這意外的打擊使得郭氏悲痛萬分,竟也一病不起,公元1007年,追隨兒子而去。終年32歲。諡號莊穆,葬於永熙陵西北。宋仁宗即位,改諡章穆。

姓名:劉娥

生卒年:公元969~1033年

籍貫:益州華陽(今四川劍閣一帶)

婚配:北宋真宗趙恒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012年

諡號:章獻明肅(初諡“莊獻明肅”)

劉娥之父劉通官任虎捷軍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後來隨太宗皇帝從征北漢,死於途中,劉娥便是劉通的第二個女兒。她在繈褓之中就成了孤兒,被寄養到外祖父家,長到15歲時嫁給以鍛銀為業的銀匠龔美為妻。後龔美攜劉娥到汴京謀生路,以賣唱為生。

龔美進京後,結識了在襄王府當差的張耆,想通過張耆介紹進襄王府找點活幹。

此時,趙恒正值年少風流,欲得個才貌極佳的蜀姬。張耆一下子想到了龔美那位頗標致的妻子。龔美雖然十分舍不得,但也無可奈何。劉氏當即入了襄王府。

劉娥入府後,極得趙恒寵愛。如膠似漆,寵幸專房。後太宗得知此事,即命襄王進宮,當麵訓斥,令他趕走劉氏。襄王無奈,隻好將劉氏安置到張耆家,從此偷情長達十餘年之久。

公元997年,太宗駕崩,趙恒即位為真宗。立召劉氏進宮,不久封為美人,還因劉氏別無親戚,乃把前夫龔美改姓劉,作為兄長。劉氏的位號也逐年晉升,由修儀進為德妃。

劉氏之得寵,倒也不全是憑著她那出眾的色藝。她天資聰穎,秉性警悟,成為皇妃之後有機會接受上層文化的熏陶,逐漸通曉經史,朝廷之事一經耳聞,即能記其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