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宋朝後妃(1)(2 / 3)

過了很久,王繼恩終於回來了,宋氏趕忙顫聲急問道:“德芳來了嗎?”王繼恩低聲回答:“晉王來了。”“啊!”王繼恩這低低的話語不啻於一聲晴天霹靂,嚇得宋氏目瞪口呆,麵無人色。一想到晉王趙光義那陰鷙冷峻的眼神咄咄逼人,她更是不寒而栗。無奈事已至此,她隻能定睛觀望,果然趙光義真真切切地站在自己麵前。“官家!(唐宋時宮中稱皇帝為官家)”宋氏淒厲地喊了一聲,雙膝一軟便給趙光義跪了下去。

第二天,趙光義正式即位。宋氏得了個“開寶皇後”的稱號,先是遷到西宮居住,後來又遷至東宮。

公元995年,宋氏清寂淒冷地結束了她的一生,終年44歲。有司上諡號曰“孝章皇後”。她的遺體在普濟佛舍中停放了將近3年之後,才被附葬於永昌陵的北麵。

姓名:尹氏

生卒年:不詳

籍貫:相州鄴城(今河北臨彰西南)

婚配:北宋太宗趙光義

追封:皇後

諡號:淑德皇後

尹皇後,滁州刺史尹延勳之女。宋太祖弟、宋太宗趙光義皇後。

尹氏出身名門,約生於後晉天福初年。年約18歲時被趙光義(初名匡義)娶納為妻,趙光義時年亦18歲。尹氏婚後僅年餘不幸染病,不久即死。

公元976年,即北宋太平興國元年,趙光義即位為太宗,遂下詔追封尹氏為皇後,諡號“淑德皇後”,葬太宗父母“永安陵”西北處(在今河南鞏義市)。

姓名:符氏

生卒年:公元942~975年

籍貫:北宋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

婚配:北宋太宗趙光義

追封:皇後

諡號:懿德皇後

符皇後,後周魏王符彥卿第六女。初為趙光義繼室妻,趙光義即位為太宗,追封為皇後,她是宋太宗的第二位皇後。

符氏是後周世宗符皇後的妹妹,聰穎伶俐,姿秀可人。時趙光義原配妻尹氏去世,趙家遣媒向符家提親,符家許婚,趙光義遂於後周顯德末,娶符氏為繼室,時趙光義年20歲,符氏年17歲。

公元960年,趙匡胤稱帝為宋太祖。建隆初,封符氏為汝南郡夫人,繼而晉封為楚國夫人。

後趙光義被封晉王,改封符氏為越國夫人。

公元975年,即宋太祖開寶八年,符氏病逝,終年34歲,翌年,即公元976年,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追封符氏為“懿德皇後”,葬太宗父母“永安陵”西北處(在今河南鞏義市)。

姓名:李氏

生卒年:公元944~977年

籍貫:北宋真定(今河北正定)

婚配:北宋太宗趙光義

封號:皇後

子女:長子趙元佐後為楚王;次子趙恒後為宋真宗

諡號:元德皇後

李皇後,乾州防禦使李英之女。宋太宗趙光義第三位皇後,宋真宗趙恒生母。

李氏以賢淑、人品出眾而聞名。時由太祖親自做主,讓弟弟光義納李氏為妾。

太祖開寶初年,封李氏為隴西郡君。後趙光義即位為太宗,晉封李氏為隴西郡夫人。李氏先後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相繼夭折,兩個兒子即長子趙元佐,後為楚王;次子趙恒(初名元侃),後即位為真宗。李氏於公元977年,即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病卒,終年34歲,暫殯於開封普安禪院。後趙恒即位為真宗,追封生母李氏為賢妃,後又追尊為皇太後,並上諡號為“元德”。之後,又追贈太後之父李英為檢校太尉、安國軍節度使及常山郡王,追贈太後之母為魏國太夫人。真宗於公元1000年4月,重新將母親棺槨遷葬於太宗“永熙陵”(河南鞏義市西村鄉滹沱村)西北約200餘米處。

姓名:李氏

生卒年:公元960~1004年

籍貫: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婚配:北宋太宗趙光義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84年

子女:一子(夭折)

諡號:明德皇後

李處耘在陳橋兵變時,是協助趙匡胤成就帝業的重要角色之一。又攻取荊湖,立有殊功。後遭同僚詆毀,貶為淄州刺史,怏怏而卒。趙匡胤感到很對不起這位開國功臣,便於公元976年將李處耘之次女李氏聘為趙光義的夫人,不想剛納過聘禮,趙匡胤就死去了。趙光義即位兩年之後,才在公元979年把已經17歲的李氏迎入宮中,封為德妃。公元984年又立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