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宋朝後妃(1)(1 / 3)

北宋

姓名:賀氏

生卒年:公元929~958年

籍貫:北宋開封

婚配:北宋太祖趙匡胤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60年

子女:子趙德昭被封為燕王、二女分別被封為秦國公主和晉國公主

諡號:孝惠皇後

賀皇後,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一位皇後。她是賀景思之女,初嫁趙匡胤為妻,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被封為會稽郡夫人。趙匡胤稱帝,追封為皇後。

後晉時,趙匡胤父親趙弘殷,與賀景思同在晉軍中供職,二人結為知己好友。時趙弘殷子趙匡胤年18歲,賀景思女年16歲,這樣由兩家大人做主,讓趙匡胤娶賀氏女為妻。賀氏性情溫柔、賢淑、恭順,二人婚後感情甚好,並一連生了二女一子,女後被封為秦國公主和晉國公主,子趙德昭後被封為燕王。

公元956年,即後周顯德三年,趙匡胤因功被授為殿前都點檢及歸德軍節度使,封賀氏為會稽郡夫人。兩年後,賀夫人患病,不久去世,終年30歲,附葬於太祖父母永安陵旁(在今河南鞏義市)。

公元960年,趙匡胤稱帝,是為宋太祖,追封賀氏為皇後,後又追諡為“孝惠皇後”。

姓名:王氏

生卒年:公元942~963年

籍貫:邠州新平(今陝西彬縣)

婚配:北宋太祖趙匡胤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60年

子女:三人(均夭折)

諡號:孝明皇後

王氏的父親王饒在後周時曾官至兼侍中、彰德軍節度使,死後又追封為巢國公,為人寬厚,舉止文雅,恂恂有儒者之風,所蒞藩鎮,民皆安寧,因而在上流社會中有相當高的聲譽。趙匡胤欲借重王饒的威望以抬高自己地位,故於公元958年,即其妻病死的當年,就聘王氏為繼室。周世宗對王氏這位名臣之後也高看一眼,婚後不久,就賜其冠帔,並封為瑯玡郡夫人。

公元960年秋,趙匡胤當皇帝後,王氏也順理成章地被冊為皇後。

王氏相貌標致,盡管出身於名門望族,卻沒有驕嬌之氣。對丈夫,她一直恭勤不懈,對下人,她仁慈待之,從不頤指氣使地擺大架子。雖貴為皇後,她的裝束仍十分樸素,甚至常常親下禦廚,為丈夫操辦膳食。還與婆婆杜太後一樣,虔信佛教。每天晨起,必先焚香誦頌佛經,然後到杜太後宮中問安侍候,因而很得婆婆的歡心,杜老太太常常為有如此勤儉孝順的兒媳而喜得合不攏嘴。趙匡胤對她更是恩寵有加。可惜王氏生來體質纖弱,所生3個兒女也都不幸夭折。

公元963年年末,王氏因病而死,終年僅22歲。趙匡胤認為她的死與翰林醫官王守愚用藥不精有關,竟將王守愚流放海南。

公元964年,王氏葬於安陵之北。

姓名:宋氏

生卒年:公元952~995年

籍貫:河南洛陽

婚配:北宋太祖趙匡胤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68年

諡號:孝章皇後

宋氏之父宋偓(原名宋廷偓)官至左衛上將軍,其母乃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女兒永寧公主。

公元967年,宋氏隨母親入宮接受趙匡胤的召見。此時,孝明皇後已去世數年,趙匡胤有心再娶。趙匡胤見宋氏風姿綽約,舉止端莊,婉約動人,頓生愛意,當場賜予冠帔。

公元968年年初,便將宋氏迎入宮中立為皇後,這年宋氏17歲。

宋氏柔順好禮,趙匡胤每次退朝回宮,她總是穿戴整齊前往迎接,然後陪趙匡胤一起用膳,盡心服侍丈夫成了她的主要生活內容。轉眼八九年過去,宋氏卻一直未曾生育。雖然自己膝下無子,但她對趙匡胤前妻們留下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十分關懷,內心裏她更為偏愛德芳。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時分,就寢於萬歲殿的趙匡胤不明不白地猝死。當宋氏得知此事時已經是四更時分,天上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仿佛是在為這場禍亂奏哀樂。趙匡胤的死突如其來,這對猝不及防的宋氏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宋氏想到趙匡胤就寢前還與弟弟趙光義密談過,為什麼轉眼之間就溘然長逝了呢?宋氏淚眼模糊地望著趙匡胤的遺體,同時也陷入到了無邊的絕望與恐懼中。在幾個年長的宮女宦官的提醒下,她才想起丈夫死前對後事未做任何安排,而今國不可一日無君!應該由誰來擔當江山社稷的重任呢?趙匡胤兒子們的麵孔飛快地在她的腦海中閃過,印象最清晰的就是官任貴州防禦使年滿18歲的趙德芳。

趙德芳是趙匡胤的庶子,無論在年齡或是名分上都比趙匡胤原配夫人賀氏生的趙德昭差得遠,但是在惶急時分,宋氏已絲毫顧不上仔細計較舍長立幼、舍嫡立庶的利害得失了。她隻是感覺到與自己素來親近的德芳才是最值得她信賴和依靠的。於是,宋氏火速派宦官武德使王繼恩前去召德芳進宮。王繼恩一走,宋氏的心頭如撞一頭小鹿,呯呯亂跳,她擔心趙光義和趙德昭不會善罷甘休。還有就是元老大臣們會聽她的主張嗎?她越想越害怕,越想心越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