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西漢後妃(3)(1 / 3)

呂雉太後的位號又升了一格,成為太皇太後。少帝年幼,呂雉太皇太後臨朝攝行天子事,執掌朝政。她大封呂氏子弟為諸侯王。周勃等一班老臣對呂後違背高祖劉邦“非劉氏而立者,天下共擊之”的規定而封諸呂為王十分不滿,但懾於呂雉太皇太後的權威,不敢公開反對。因此,呂後當政以來,政局一直比較平安。

不料,第四年宮廷內部出了亂子。

這年,少帝年已七、八歲了,不知他怎麼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小皇帝對殺害他生母的呂雉太皇太後和冒稱他生母的張太後極其憤恨,說:“太皇太後怎麼能殺我生母而以太後冒稱?哼!等長大了,我就料理這件事。”有人將少帝的話密報太皇太後。呂雉大驚失色,命令把少帝幽禁在永巷——一個幽禁犯罪嬪妃、宮女的地方,謊稱:“皇上聖體不安,免朝百官。”

過了幾天,太皇太後朝見百官,說皇上病情嚴重,喪失理智,難以君臨天下,另立惠帝子恒山王劉弘為帝。實際上年幼的少帝早已被鴆殺了。

新即位的劉弘乖巧一些,謹慎地事奉太皇太後呂雉和皇太後張氏。他在帝位上坐了4年。太皇太後把她二哥的孫女指配給劉弘,欲以強固呂氏外戚的勢力。

呂後臨朝8年而崩,高祖老臣周勃等發動政變,誅滅呂氏外戚,殺掉劉弘。惠帝張皇後也受到牽連,被褫奪太後稱號,幽居未央宮北麵的北宮。

張氏在這裏幽居了17年,公元前163年,張氏病死,被葬在惠帝的安陵陵園裏。

姓名:竇氏

生卒年:?~前135年

籍貫:漢代清河觀津縣(今河北武邑東南)

婚配:西漢文帝劉恒

封號:皇後

子女:二子劉啟(即漢景帝)、劉武,一女劉嫖(館陶長公主)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死,他的遺孀呂太後下令:把皇宮中皇帝未曾禦幸過的宮女分賜給諸侯王,每王5人。竇氏也在遣送之列。

竇氏一行5人到了代國的王宮,做了代王劉恒的嬪妃。竇氏貌美伶俐,劉恒特別喜歡她。過了幾年,竇氏生了一個女孩,取名劉嫖。到公元前188年,她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劉啟。

就在這年,京師長安傳出噩耗:漢惠帝病死。

惠帝死後,皇太後呂雉立惠帝的太子為帝。其實惠帝這個兒子不是他的皇後所生,是另一個妃子生的。張皇後無子,呂太後便把少帝抱去冒稱張皇後的兒子,把孩子的生母殺掉。後來小皇帝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口出怨言,皇太後就廢黜了他,另立恒山王劉弘為帝。

大約在這場變故前後,代王劉恒的妃子竇氏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劉武。

呂太後死後,大臣周勃等人發動宮廷政變,殺掉了當權的呂氏子弟,廢黜劉弘,迎立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文帝。

在劉恒稱帝之前,他的王後便病逝了,而她生的4個兒子在劉恒君臨天下後不久也相繼病亡。文帝即位數月,群臣上書,奏請立皇太子。這時,文帝諸子中數竇氏所生的劉啟年齡大,文帝便立他為太子。母以子貴,竇氏成了皇後,入主後宮。她的女兒劉嫖,被封為“館陶長公主”。

竇皇後的父母早死,葬在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追封為安成侯、安成夫人。她有兄弟二人,兄長叫竇長君,弟弟叫竇少君。竇氏應選入皇宮後,弟弟少君被人販子掠賣,不知去向。

竇氏榮膺皇後的封號不久,就有人上書,說他是皇後失蹤的弟弟竇少君。竇皇後把弟弟失蹤的經過奏告文帝。文帝派人召那個自稱是竇少君的人入京審查。這人說出了竇氏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氏。還回憶說:“一次,我和姐姐去采桑葉,從樹上摔了下來。姐姐應選入宮時,和我在驛站訣別,她替我洗了個澡;又喂我飯吃,然後才走。”他的話剛完,竇皇後便跑上前去,抱著他痛哭起來。這個人就是竇少君。文帝重重地賞賜了竇長君、竇少君。竇氏兄弟謙遜退讓,不敢以富貴驕人。

第二年,竇皇後的小兒子劉武被封為代王。過了兩年,改封為淮陽王。

漢文帝沿用惠帝以來的黃老思想治國理民。黃老思想的核心是“無為而治”。這對於恢複、發展戰亂後的社會經濟、文化是極有利的。竇皇後也十分熱衷這一思想,她的兒子劉啟和竇氏子弟都學習黃老學說。

過了幾年,竇氏在一場大病中失明。年長色衰,眼睛又瞎,她逐漸失寵。文帝另結新歡,竇皇後也無可奈何,暗自悲歎而已。使她欣慰的是,最喜愛的小兒子劉武在公元前168年改封為梁王,而梁國是個大國。

11年後,漢文帝病逝,葬在京師長安東郊的霸陵。皇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竇皇後成了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