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西漢後妃(3)(2 / 3)

景帝即位的第四年,梁王劉武入朝,景帝置酒,款待他的皇弟。當時景帝還沒立太子,喝到興起,他對竇太後說:“朕千秋萬歲後,把帝位傳給皇弟。”太後十分高興。誰知,她的黃粱美夢讓侄子詹事竇嬰給打破了。他端著一杯酒,敬獻給景帝,諫道:“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相傳,是漢家的製度,皇上怎麼能傳位給梁王?”這下可氣壞了竇太後。過了幾天,憤懣難平的竇太後下令把竇嬰從皇戚的名簿上除名。

後來,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等叛亂,景帝強令征召竇嬰為大將軍,與太尉周亞夫督兵東進,一舉平定了七國的叛亂。竇嬰才又當了官。

到漢景帝時,在秦代遭到禁錮的儒學已有很大的恢複和發展,開始與黃老思想爭奪學術、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景帝對儒學和黃老思想都不置可否,實際上是慫恿了儒學的爭權奪力。在這種局麵下,竇太後旗幟鮮明地維護黃老思想的統治地位,打擊儒學。有一次,召見齊儒、《詩》博士轅固生,他當著竇太後的麵輕視黃老思想,太後大怒,下令把他扔進野豬圈裏,讓他去和野豬搏鬥,多虧景帝暗中送給他一把利劍,刺死野豬,方幸免於難。事後不久,景帝便打發轅固生離開京師,去做清河王太傅。

無為而治,對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有利的,但也帶有若幹弊病,其中慫恿貴胄官僚、豪強地主的不法行為就是其中之一。太後最為疼愛的小兒子——梁王劉武便是在這種政策的庇護下放縱不法的一個典型。他奢侈腐化,出入有一千輛戰車、一萬名騎兵扈從。他還覬覦著哥哥的龍座,竇太後也幫他使勁,想讓景帝立他為接班人。

竇太後想讓景帝立親弟劉武為接班人。但景帝並不是真的願意傳位給弟弟,以前所說不過是酒後戲言而已。可不這樣做,又違背母後的意願。公卿大臣可不管那些兒女親情,他們以古製、祖訓為由,堅決反對兄終弟及。景帝乘機立了兒子劉榮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景帝便瞧著劉榮不順眼,又把他廢除了。竇太後見狀,乘機要景帝立劉武為嗣。

有個叫爰盎的大臣,聽說竇太後要景帝傳位於劉武,便上書景帝,說此事不妥。景帝乘機立劉徹為太子。竇太後的願望再次落空。梁王劉武聽說爰盎從中作梗,大怒,派刺客去刺殺爰盎。爰盎終被劉武的刺客所殺。景帝龍顏大怒,敕令緝捕凶手,劉武的劣跡暴露,但在竇太後的幹預下,梁王無罪開釋。從此以後,景帝越來越疏遠梁王劉武了。

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病死。竇太後聞訊大悲。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罵道:“皇上果然殺了吾兒!”景帝驚慌,找姐姐館陶長公主商議對策,終將梁國一分為五,劉武的5個兒子都封為王,5個女兒都賜給湯沐邑,竇太後方轉悲為喜。

三年之後,景帝病死,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武帝,尊竇太後為太皇太後。有個叫田蚡的人,是武帝的舅舅,頗受信用。田蚡便通過太皇太後,推薦竇嬰出任丞相。武帝聽從,以竇嬰為相,拜田蚡為太尉。竇嬰、田蚡都崇尚儒術,他們薦舉以傳《詩》聞名的儒學大師申公的學生趙綰、王臧為禦史大夫、郎中令,還打算在長安建一座太學,以弘揚儒學,推舉申公來主持太學。武帝派人攜帶厚禮,用安車駟馬把申公接到長安。

太皇太後竇氏聽說此事,一向崇奉黃老思想的她怒不可遏,把武帝責備了一通,罷免竇嬰、田蚡的官職,迫令趙綰、王臧自殺。

到此時,黃老無為而治的思想已經不適應封建統治的需要了,改弦更張,用儒家思想來治國理民已經成為了曆史發展的趨勢。太皇太後扮演的是個逆曆史潮流而動的角色。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後病死,與文帝合葬霸陵。

姓名:薄皇後

生卒年:?~前151年

籍貫:漢代山陰(今浙江紹興)

婚配:西漢景帝劉啟

封號:皇後

在景帝為太子時,漢文帝的遺孀薄太後為鞏固薄氏外戚勢力,就將侄孫女小薄氏指配給劉啟為妃。小薄氏在眾妃中地位最高,劉啟卻並不喜歡她,故很少召她侍寢。

公元前157年,文帝死,太子劉啟即位,即漢景帝。景帝依然按照祖母之命,冊立薄妃為皇後。薄氏雖貴為皇後,但仍不被景帝所寵,她常獨守空房,隻能自己悲傷落淚。因景帝與薄後毫無感情又不常親近,她雖做皇後六年,然終無生育。

公元前155年,薄後靠山薄太後死,其屍骨未寒,景帝即廢去薄後之位。薄後被廢4年後,悲傷成疾,一病不起,於公元前151年憂鬱而亡。後遺體被安葬在長安東郊。

姓名:王娡

生卒年:?~前1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