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西漢後妃(1)(3 / 3)

彭越(?~前196年)是另一個幫助劉邦打天下的英雄,在劉邦得天下後,被封為梁王,都於山東定陶。在劉邦征討陳豨時,遣使至彭越處,征兵協助進剿。彭越以生病為由,拒不奉詔,為了敷衍劉邦,隻遣一將率兵赴邯鄲。劉邦見彭越未親自帶兵前來,不禁大怒,立即遣使去責難彭越。彭越也感到事態嚴重,打算親赴邯鄲謝罪。他手下的扈輒勸告於他,說彭越一去,必定被擒,不如幹脆起兵造反,另樹一幟算了。彭越沒有接受這個人的建議,但也打消了親自去請罪的念頭,而繼續稱病。恰在此時,梁國的太仆犯了罪,為了逃避懲罰,他急奔邯鄲,向劉邦密告了彭越與扈輒合謀反叛。劉邦得到這一把柄,馬上派使臣率兵到定陶,宣布劉邦的詔令,把彭越拘捕,押送到洛陽加以囚禁。劉邦當然明白彭越“謀反”的罪名實在是證據不足,同時也感到離開了封地、失去了兵權的彭越已經難以再構成對漢朝的威脅,因而也就樂得在他身上顯示一下自己不忘舊臣的功勞和寬宏大量的胸懷。於是,劉邦決定免去彭越的死罪,將其貶為庶人,並流放到蜀地的青衣(今四川臨邛西南)。彭越帶著滿腹冤屈走上了流放之路。他來到鄭縣(今陝西華縣),適逢呂後從長安去洛陽路經此地,便痛哭流涕地向她陳述自己的冤情,希望能夠允許他回冒邑老家做一個平民百姓。呂後佯為許諾,將彭越帶回洛陽,卻對劉邦說:“彭越戎馬功高,具有相當的號召能力,如將他充軍到四川,鞭遠不及,而且四川天府之區,萬一彭越複反,豈不是自遺禍患。現在我將他帶回,不如因而殺之,以除後患。”劉邦便將彭越交呂後全權處理。於是,呂後命令彭越舍人出來誣告他謀反,廷尉王恬開依照呂後的指令把彭越定成夷滅宗族的大罪。彭越戰功赫赫,做了六年諸侯王,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最後隻因劉邦、呂後的一紙詔書便命染黃泉,而且骨肉被菹為醢,遍賜諸侯王,其遭遇之慘,令人發指。呂後處事的陰險與狠毒已可見一斑。

呂後垂簾趙王遇害

公元前195年,即漢十二年四月,劉邦死,太子劉盈即帝位,是為惠帝。惠帝年方17歲,尊呂後為皇太後,時惠帝仁弱無力,朝中大權全由太後掌握。

五月,劉邦的葬禮甫畢,呂後積鬱已久的妒恨之情便開始發泄。她利用自己皇太後的權力,向她的情敵戚夫人及其子劉如意進行瘋狂的報複。她先將戚夫人囚禁於永巷,剪去戚夫人的頭發,戴上腳鐐手銬,穿上罪衣裙,罰她做苦工舂米。此時,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雖被封為趙王,但遠在千裏之遙的河北,難以得知她的遭遇,而就是知道了也是無能為力。所以戚夫人時常一邊舂米,一邊悲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汝?”呂後聞知大怒,便欲斬草除根,先後四次遣使者去趙國,召趙王劉如意來長安,準備將他與戚夫人一起處死,以消除後患。

當初劉邦不得已打消廢太子的意圖時,就擔心自己百年以後戚夫人母子性命難保。禦史趙堯獻計,說要想保全趙王,最好選一有地位、正直而素為呂後、太子及群臣所敬畏的人做趙相,以保衛趙王。劉邦經慎重考慮,便選中了敢言力爭的禦史周昌。劉邦死時,趙王雖已被封,但也不過是12歲的童子而已。

當呂後派使者傳令要趙王去長安時,趙相周昌見來者不善不肯奉詔。使者回報,呂後震怒,先派人召周昌到長安問話。待周昌已離趙地,第二個召趙王的使者立即便到。這一招果然奏效,趙王也不敢不動身赴長安了。惠帝劉盈秉性仁厚而友愛,當他得知趙王來長安處境危險,便搶先趕到長安城外東灞去迎趙王,將這個差點奪去他帝位的幼弟接到了自己宮中,起居飲食都在一起,使太後的企圖一時難以實現。不料某日,惠帝晨起出外習射,劉如意獨自留在宮中,呂後鑽此空當,遣人攜毒酒強行將趙王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