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呂雉(名雉,字娥姁)
生卒年:公元前241~前180年
籍貫:秦末單父(今山東單縣南)
婚配:西漢高祖劉邦
封號:皇後(亦稱呂後、高後)
子女:一子劉盈,一女魯元公主
呂雉,漢高祖劉邦之後,她的一生頗不平凡。秦末,群雄並起,戰亂不斷。呂雉與劉邦同艱辛,共患難,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奮力作戰,最後劉邦終於得天下。但此時叛亂仍然頻繁,呂後為此多次輔佐朝政,平息叛亂。她計殺韓信、族殺彭越等異姓諸王,免除了漢王朝的後患,為剪除分裂勢力、削除隱患,鞏固漢初政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她殘迫戚夫人為人彘的冷酷手段也令人發指。
慧眼獨具
呂雉之父呂公是沛縣(今屬江蘇)縣令的好友,因躲避仇人到沛縣投靠縣令,便在此安家落戶了。沛縣的官吏豪傑聽說縣令家裏來了舊交,都紛紛前往祝賀。縣令大擺宴席款待前來客人。蕭何受縣令委托總管宴會事宜。他事先對賓客宣布,凡是賀禮不滿千錢的,座位就排在堂下。當時劉邦僅僅是一個小小亭長(秦法:鄉村十裏為亭,十亭為鄉),收入很少,但他一向自視清高,雖然囊空如洗,卻不願錯過這次機會,又不想屈居下座。於是,宴會當天,他一本正經地寫了一份拜帖,上書“賀儀一萬錢”。然後便大搖大擺地向大堂走去。當呂公聽說來了位賀儀上萬錢的貴客時,立即親自將劉邦迎入了大堂。蕭何與劉邦素來相知,於是悄悄提醒呂公說:“劉邦是個一向愛說大話、不辦實事的人。”而劉邦呢?就那麼旁若無人地坐在首席上,談笑風生,頻頻敬酒,其餘賓客不禁相形減色。而劉邦卻正是因為這次的無賴舉動而交上了好運!
呂公善於看相,在宴飲之間細看劉邦,見其舉止不凡,且生得相貌堂堂,方盤大臉,高鼻梁,美須髯。就在酒足飯飽、劉邦意欲告辭之時,呂公以目示意劉邦留下。待其他客人都走了之後,呂公誠懇地對劉邦說:“我一向喜歡研究相術,相人多應。今天見到閣下,相貌貴不可言,願閣下自愛,我的長女相貌不惡,願收你做子婿。”劉邦聽後真是又驚又喜,萬萬想不到白吃一頓不算,主人還要把女兒嫁給他。當下欣然應諾。
女兒的婚事已定,呂公回到內室,和呂夫人談起此事。呂夫人生氣地對丈夫說:“你一向說這個女兒命相奇貴,要嫁給貴人。沛縣縣令與你交情不淺,上次想和你攀親,你都不答應。怎麼現在要把愛女隨便許給這樣一個窮鬼劉季(劉邦小名)呢?”呂公說道:“此非爾女子所知也。”他不顧老伴的反對,最終將女兒嫁給了劉邦。
劉邦任亭長不常在家,很少從事生產。呂雉就在家中操持家務,下田勞作。婚後數年,呂氏生了一女一男。
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劉邦響應陳勝起義,呂氏宗族幾乎全部參加了劉邦的起義隊伍,跟隨他轉戰南北。其中呂雉之兄呂澤和呂釋之,都是帶兵的將領。
公元前205年,劉邦統率的漢軍自漢中東下,乘項羽在山東作戰、後方空虛之際,一口氣打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不意項羽迅速回軍,大敗漢軍。劉邦與數十騎敗逃經過家鄉沛縣,想將家人一起帶走,不想劉邦的父親太公和呂雉已被項羽扣作人質,隻有兒子劉盈兩姊弟在路上遇到劉邦,得以安全逃離。
此時呂澤正帶領一支漢軍駐守在下邑(今安徽碭山),正是他迎接了疲憊不堪的劉邦,收集了敗退歸來的殘兵敗將,才使劉邦暫時有了立足之地。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對峙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9月,楚漢簽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停戰協定以後,項羽才將太公和呂雉釋放歸漢,不久,項羽敗滅,劉邦正式稱帝,遂立呂氏為皇後,立兒子劉盈為太子,封女兒為魯元公主,後將女兒嫁於張敖為妻。呂雉由此開始逐漸參與了劉邦的政事,並大施心計,為劉邦出謀劃策。
計保太子
項羽被滅以後,漢朝最強大的敵人就是北方的匈奴。當時匈奴冒頓單於擁有軍隊三十餘萬,劉邦曾被他圍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差一點就被俘虜了。匈奴屢犯邊境,到處騷擾,劉邦無計退敵。這時,劉敬獻上和親之計。劉邦一想,覺得為求緩兵之計,也隻能如此了。呂後得知此事後,日夜在劉邦麵前啼哭。劉邦禁不住呂後的眼淚,隻得終止了這一計劃,母女方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