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常平故居
在山西省運城市西南20裏的中條山下常平鄉,原名為下馮村,瀕臨運城。約在公元166年(東漢桓帝延熹三年),關羽降生於此。故居後改建為“關聖家廟”。
祖塋
關羽祖塋在常平村南10餘裏,中條山之石盤溝,又名黑峪懷。
張飛古井
在河北省涿州市忠義店(原名桃莊,又句張飛店。)據說,張飛是屠夫,每天將賣不完的豬肉吊在井裏保存。他在井口壓有一塊千斤重石,並寫有字說:“單手舉此石,豬肉你白吃!”後來,關羽途經這裏時,單手舉起壓在井口的千斤重石,取走一扇豬肉。
水門溝
在河北省涿州市區內鼓樓大街東。水門溝在東漢時期是一個糧食市場。又名三義胡同,現名公益街。據說,關羽在張飛井裏取了豬肉後就來到水門溝擺攤賣綠豆。張飛尾隨著趕來,倆人就在水門溝幹起仗來。趕來看熱鬧的劉備伸手將打鬥得難解難分的關羽和張飛分開,民間稱為“一龍分二虎。”劉備、關羽、張飛由此結識,三人就在水門溝旁的桃園裏結義,成為異姓兄弟。
拴馬古槐
在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高7-8米,腰圍3.1米。傳說,關羽曾在此槐樹上拴過戰馬。
土山
在江蘇省邳州市土山鎮。據說,關羽奉劉備之命據守下邳城時,被曹操用計辱罵,引誘出城交兵。結果,下邳城被曹軍突襲占領,關羽隻好據守在這座土山上。“關雲長土山約三事”故事即發生在這裏。後人在這裏修建了關帝廟。
土山上尚有馬跡亭、磨刀石、拴馬樁等遺跡。
許田射鹿台
河南省許昌市陳曹鄉許田村有古許田射鹿台。關羽第一次隨劉備去許都時,曾與曹操一道隨漢獻帝去許田狩獵。漢獻帝射鹿未中,鹿被曹操射殺。當官兵向漢獻帝山呼“萬歲”時,曹操竟然策馬驅前,接受山呼。關羽目睹此狀,十分惱怒,當時就欲拔劍殺死曹操,被劉備暗中製止。
許都故居
在河南省許昌市內。關羽於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在徐州土山投降後去到許都,便居住在此處。原為一宅,分為兩院。後改建為關帝廟。
故居內現保存有春秋樓。
灞陵橋
河南省許昌市城西有灞陵橋,傳說,關羽在此橋上挑袍辭操,開始了千裏單騎之行。灞陵橋西有關帝廟,據說為南宋名將嶽飛創建。
議事台
在河南省新野縣城內政府街。是劉備屯兵新野時,與諸葛亮、徐庶、關羽、張飛議論軍政大事的地方。
漢桑城
在河南省新野縣城內漢城路小學校內。傳說,劉備屯兵新野時,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啃壞了老百姓的一棵桑樹,關羽便栽了一棵桑樹賠償。為保護桑樹,關羽還築了圍垣,世人稱為漢桑城。
華容古道
在湖北省監利縣境內。南從曹橋村起,北至毛市鎮,全長20裏。即赤壁之戰曹操兵敗後的退兵北歸之路。《三國演義》描寫的“關雲長義釋曹操”故事,即在這條道上。毛市鎮尚有傳說的“放曹坡”。
江陵城
即荊州府城,在湖北省。關羽駐守江陵時築有土城。東晉時桓溫擴建。
荊州督府
關羽鎮守荊州時的督府。在荊州城(江陵城)南門內。後改建為關帝廟。
刮骨療毒處
關羽在征戰中,左臂曾中毒箭,每逢陰雨,臂傷就會疼痛。他讓醫生給他刮骨療毒。刮骨療毒遺址在荊州城內的荊州醫院內。
點將台
在荊州城西。據說,關羽在鎮守荊州時,在此台上練兵點將。關羽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出兵進攻襄陽、樊城時,也是在此台上點將發兵。點將台附近還有洗馬池、摩旗台、拍馬山等遺跡。
得勝街
荊州北門外有北門大街。關羽鎮守荊州時,每天帶兵出城操練,都從這裏經過。他多次出兵征戰,得勝回來時,也是從這裏進城。每逢關羽班師回城時,老百姓便湧上街頭,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熱烈地歡迎他。因此,這條北門大街便得名得勝街。
石馬槽
湖北荊州博物館內陳列有一個飼馬石槽,據說是當年關羽飼養赤兔馬的石槽。赤兔馬死後,別的馬都不敢在這個石槽裏飲食,一走近石馬槽,就嘶鳴不已,不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