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附錄二 關羽誌書目錄、版本(1 / 1)

在晉陳壽著的《三國誌·蜀書》裏,有關羽傳,這是最早記敘關羽生平事跡的篇章。但是,這篇傳記十分簡略。關羽事跡還散見於他同時代人如劉備、諸葛亮、曹操、魯肅等的傳記裏。

元代以後,有了關羽的誌書刊印傳世,並以明、清為多。書目、版本情況如下:

1.《關王事跡》(亦稱《關帝事跡》)

元代巴郡隱士胡琦編撰,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刊印。書分四門,即:靈異、製命、碑記、題詠;共5卷。另外還附有《玉泉誌》3卷。書前有胡琦撰寫的《新編序》和進士李撰寫的《題刻胡氏新編序》。

胡琦刊行的這個版本,到明代又增刻過二、三次,流傳於世。

2.《義勇武安王集》(亦稱《關聖帝君集》)

明代陝西高陵人,曾任禮部侍郎的呂楠編撰。呂楠是在元代胡琦《關王事跡》版本基礎上,“裁刪其冗,采補其缺,或考諸蜀記,或質諸本史,或訪諸當陽誌,或問諸常平裏。”廣采博納,重校成書。共6卷。於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刊印問世。呂楠撰有《序》。

呂楠的這個版本,在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又經解州知州呂文南翻刻。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經方瑩、朱震、侯卿等校核後重刻。淮陰張幼學撰寫了《重刻序》。

清初,錢謙益也曾將呂楠的版本重新校訂後印行。

3.《漢關聖帝群廟誌》(亦稱《漢關將軍廟誌》或《關公祠誌》)

明代解州人、禮部侍郎趙欽湯編撰。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刊行。全書共9卷。翰林院修撰焦竑寫序。

4.《關帝紀》

明代浙江縣人沈泰灝編撰,於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刊行。四明王嗣奭(音式)寫有《題沈泰灝序》。

5.《關帝集》(亦稱《關聖集》)

明代絳州人辛全編撰。於明思宗崇禎6年(1633年)刊印。辛全撰有《序》。

6.《重編義勇聖帝集》(亦稱《重編義勇武安王集》)

清代虞山人錢宗伯在胡琦和呂楠的誌書基礎上修訂成書。共8篇。於清聖祖康熙八年(1669年)刊行。周亮工寫有《題序》。昭陽人李葉又收集佚事附於書後。李葉也撰寫有序。

7.《關聖帝君聖跡圖誌》

清代江南淮陰人盧湛編撰。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刊行。由兵都尚書兼部察院右都禦史於成龍作序。為此書寫序的還有盧湛、孫百齡、呂爚(音躍)、孫夔(音奎)、王紀、李三綱、熊開楚等人。全書共5卷,分別為仁、義、智、信5部。

這部《關聖帝君聖跡圖誌》刊行之後,又多次重刻、重印。據記載的有: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重刻。

雍正七年(1729年)由陝西涇陽康弘謨重印。乾隆十八年(1752年)重刻。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印。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經考核增訂重刻。

道光元年(1821年)和二年(1822年)由恩壽堂兩次重印。

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關羽56世孫、振威將軍、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重刻。關天培寫有《跋重刊書後》。

1961年,由關羽後裔關德興根據道光十八年關天培的重刻版本,又搜集了一些圖像、碑記等增加了一集,由香港廣信印務公司出版,共4卷。此書將原版中的仁、義、禮、智、信5部改為忠、義、仁、勇4冊。關德興寫有後序。

8.《關帝誌》

清代解州知州張鎮編撰,於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行於世。全書共4卷。張鎮與河東兵備道喬光烈分別撰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