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附錄一 關羽年譜(2 / 3)

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關羽40歲。

車騎將軍董承謀殺曹操事泄露。曹操殺死董承及參與其謀的王服、種輯等人。

是年正月,曹操親自帶兵攻打劉備。劉備兵敗後逃往河北依附袁紹。曹操俘獲關羽及劉備妻子,關羽投降。曹操帶關羽回許都,拜關羽為偏將軍,禮遇甚厚。

同年4月,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曹操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在今河南省省滑縣東)。曹操親領大軍並以關羽、張遼為先鋒救白馬。關羽刺殺顏良於萬軍之中,遂解白馬之圍。因此功績,曹操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同年7月,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軍中的消息後,便掛印封金,辭別曹操,千裏單騎,又歸於劉備。

9-10月間,曹操與袁紹交兵於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袁紹大敗。曹操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為其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袁紹與曹操官渡之戰前,劉備勸袁紹連接荊州劉表,因此乘機帶兵到汝南(在今河南省)。曹操派蔡陽進攻劉備,被劉備殺死。

東吳孫策被吳郡太守許貢家客刺殺,弟孫權繼其位。

公元201年(漢獻帝建安六年)關羽41歲。

劉備在袁紹兵敗官渡之後,勢更孤單。曹操又率兵南擊劉備。劉備派孔乾、糜竺去荊州連接荊州牧劉表。劉表很敬重劉備,親自郊迎,待為上賓,並讓他屯兵新野(在今河南省新野縣南)。關羽、張飛隨劉備在新野。

公元202-206年(漢獻帝建安七至十一年)關羽42-46歲。

在此數年間,關羽、張飛一直追隨劉備在新野屯兵。袁紹於公元202年病亡。

公元207年(漢獻帝建安十二年)關羽47歲。

劉備經徐庶、司馬徽推薦,親自帶領關羽、張飛三次前往襄陽縣西20裏隆中山(一說是在南陽臥龍崗)拜訪諸葛亮。諸葛亮與劉備縱論天下大事,提出劉備爭雄天下應采取的戰略,是為《隆中對》。諸葛亮從此時出山,追隨劉備,成為他的智囊。諸葛亮當時僅27歲。

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關羽48歲。

是年7月,曹操領兵南征。8月,荊州牧劉表病亡。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劉備與曹操交兵,兵敗當陽(在今湖北省當陽市東),率眾南逃,並派遣關羽乘船數百艘去軍事要地江陵(在今湖北省),後與劉備會合,同至夏口(在今湖北省)。

在曹操大兵壓境下,劉備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12月,孫權和劉備的聯軍與曹軍戰於赤壁(在湖北省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大敗曹軍。關羽帶水軍萬餘人參加了這次戰役。

赤壁兵敗後,曹操退回許都,劉備占據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地方。

公元209年(漢獻帝建安十四年)關羽49歲。

東吳孫權將其妹嫁於劉備,結為親好。

劉表長子,荊州刺史劉琦病亡。劉備領荊州牧,治公安(在今湖北省公安縣東北)。劉備征戰多年後,終於有了立足之地,便封拜追隨他的有功之人,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關羽為蕩寇將軍,領襄陽太守,駐江北。張飛為征虜將軍,宜都太守。

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關羽50歲。

關羽屯兵江北。

東吳周瑜病亡。孫權經魯肅勸說,借荊州給劉備,以共同對抗曹操。

公元211年(漢獻帝建安十六年)關羽51歲。

劉備率數萬大軍入益州(所在今四川省),留諸葛亮與關羽等領重兵據守荊州。

公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關羽52歲。

孫權於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從京漢(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遷居秣陵,212年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冬10月,曹操率領大軍進攻孫權。孫權求救於劉備,關羽帶兵與曹操部將樂進相拒於青泥(在今湖北省安陸縣東),體現了孫、劉聯合共同對抗曹操的戰略方針。

公元213年(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關羽53歲。

曹操從東吳撤兵,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

劉備在益州與益州牧劉璋矛盾公開化,兩軍交兵,龐統戰死。劉備調諸葛亮等入蜀,留關羽鎮守荊州,獨當一麵,為劉備在益州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公元214年(漢獻帝建安十九年)關羽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