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關羽崇拜透視(3)(3 / 3)

崇尚智仁精神是積極的,因為智仁精神的本質是文明和博愛,因此能夠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

崇尚勇武精神也是應該肯定的,因為勇武精神能夠激勵人們拚搏、奮進、創新、開拓的意識。

崇尚神靈的意識,則完全是消極的,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對關羽崇拜的社會文化心理進行透視剖析,既有助於我們對關羽崇拜現象的認識,也有助於我們正確去對待這一現象;那就是揚其精華,棄其糟粕;發展、弘揚其積極的方麵,克服、製約其消極的方麵。

關羽是出身微賤,生活在東漢末年社會動亂時期的一代名將。他曾忠心鼎力協助劉備橫行天下,屢建戰功,為“三國演義”局麵的形成做出了貢獻,樹立了他“威震華夏”的赫赫聲名。

關羽生命的結局是悲劇性的,“壯誌未酬身先逝”,麥城敗亡,使他“誌扶漢祚”的一腔宏願付諸東流江水,難以實現,遺恨千古;他是一位悲劇英雄。

馬克思曾指出:

如愛爾維斯所說的,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

社會時代需要偉人!社會時代呼喚偉人!

關羽這樣的一代名將,悲劇英雄,在他身歿之後,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被曆史地推到了空前的崇高的地位,成為千百年來世人尊崇的偶像,從而形成了覆蓋麵極為廣闊的關羽文化。關羽及其關羽文化都是社會時代、曆史發展的產物。

關羽文化具有廣泛、深刻的內涵,而以他們所代表的倫理道德、處世思想為主旨,並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認可、讚同。因此,關羽文化就具有廣泛的社會普遍性和強大的生命力與感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關羽文化具有全民文化的性質;甚至具有超國界、超時代、超階級、超信仰的泛文化性質;是一種社會精神財富,一種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關羽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所需要,並與之適應的曆史產物,它明顯地具備以下特點:

一、關羽文化是由曆史的人物、文學藝術典型、神化了大帝三位一體融合而構成的文化現象,既具有平凡的色彩,又兼有神秘的色彩;

二、關羽文化充分而又強烈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觀念,人格情操精神;既具有儒家色彩,又兼有佛、道的宗教色彩;

三、關羽文化既然為社會各階層所共識、認可,又在認同上存在階級差異;因此,既具有全社會的普遍色彩,又有局限的個性色彩。

由於關羽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曆史過程,有眾多的因素;而且關羽文化有相當廣闊的覆蓋麵,影響久長。所以,對關羽的研究就不能局限於曆史的關羽,必須研究豐富的、複雜的關羽文化現象。

對曆史的關羽進行評價,是較為容易的,因為他是曆史人物,言行有一定的脈絡,比較好界定;對關羽文化涉及的範疇廣闊,把握之間,就不太容易。

但是,對關羽及關羽文化的研究,無疑是有價值的。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曆史地、辯證地進行研究,我們將能從中取得有益的成果,弘揚其積極的因素,以服務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

筆者在本書中所進行的探討是初步的,浮淺的。如果我的努力,能夠在對關羽及其文化現象的研究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那就十分欣慰了。

修訂於1997年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