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社會的這些舉措,將不僅僅使關羽及其文化在華人社會中產生影響,而且必然會影響波及到更大的社會範圍,包括白人社會。
關羽在日本,也有很廣泛的影響。
日本有眾多的關帝廟,而且是由日本人建造的。其建廟本身就是尊崇關羽的體現,是關羽及其文化的影響所致。
橫濱關帝廟建於明治六年(1876年),後因關東大地震及戰爭火災三度被毀,現代的建築落成於1990年8月……這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要舉行慶祝關羽誕辰的活動,是時熱鬧非凡。元旦和除夕之夜,關帝廟整夜開放。……
建於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的神戶關帝廟,1945年因戰火被毀。1947年,眾善信購地二百餘坪,重修關帝廟,兩年後落成。現存殿堂為1979年8月大修之建築。殿堂碑文中,有《關聖帝君聖德略記》,其銘文曰:“聖帝忠貞不貳,義薄雲天,後世尊為表率,尊為武聖。生時忠義仁勇,歿後為神明;於儒為淑世聖賢,於佛為護法伽藍,關風播於萬方,大義凜於千古,而使頑夫廉,懦夫立,大有功於名教。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之尊重,封為財帛星君,甚至於中國各省各市各縣均有聖帝之廟宇,以致於日本各大都市皆備矣。如橫濱關帝廟,長崎、大阪、函館等。
時至今日,關羽還依然是日本人心目中的三國英傑。
隨著三國故事的傳播,日本出現了眾多的“三國迷”。三國曆史英雄也成了日本國人崇拜的偶像。前幾年,“日本潮”出版社舉辦了幾次“讀過《三國演義》後,你喜歡誰”的投票活動,結果,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等名列前茅。
在當今的日本企業界,關羽也是被崇拜的偶像,而且,這種崇拜是從過去的神靈崇拜,上升到從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新角度理解關羽精神的一種崇拜,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劉備論文武之道,臨陣決戰不如孫權,謀略之才不如曹操,他之所以能割據稱雄,實賴於他善於知人、察人、用人。他對關、張用桃園結義之法,對孔明則三顧茅廬,對後來招降的趙雲、黃忠之輩也是大加重用。正是五虎大將對他的擁戴,才使他稱雄一方。桃園精神是劉氏王朝生存之基礎。現代商戰日益激烈,企業要想生存發展,桃園精神實乃生命之所係。日本人是如此說,也是如此做。不少日本企業大力提倡桃園精神,號召公司內部上下左右之間要像劉、關、張一樣,貫之以一個“誠”字。即以誠待人,精誠團結,共同對外,占領市場。日本許多地方都有關帝廟,是紀念關公的,也就是推崇關公的“誠”。在逢年過節之時,不少公司的頭頭腦腦所要做的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帶領部屬到關帝廟去燒香,要大家不要忘了“桃園精神”。
對於人才,日本公司也以桃園精神對之。
很明顯,當代日本企業界所倡導的以關羽為代表的“忠誠”為核心的桃園精神,目的在於培植一大批“忠誠”於本企業的職工,為之實心實意地服務,以求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並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日本企業界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一內核引進他們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體製中的做法,亦是對關羽崇拜的一種突破、升華,很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關羽在東南亞國家民心中的影響也是很廣泛的。
三 關羽崇拜的社會文化心理
從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心理角度透視,關羽崇拜現象絕不是偶然的機遇所造成,而是一種社會文化心理發展的必然反映。
社會文化心理是傳統文化、道德標準、思維態勢的概括反映。社會文化心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發生變化。但是,在這種曆史演進的變化過程中,無疑存在著沿襲、繼承。今天的社會文化心理與曆史發展的社會文化心理,不可能絕對割裂開來。
當筆者要對關羽崇拜的社會文化心理進行剖析的時候,不得不首先聲明:我們麵對的不是“某一個方麵”的關羽,而是“複合了”的關羽,即集曆史名將、文學藝術典型、神三位一體的關羽;因為,隻有這一個關羽,才能在人的心理上產生深刻的磁場效應。
關羽崇拜的社會文化心理,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崇尚忠誠的文化心理中國傳統的文化將忠誠譽為崇高的美德。
在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曆來提倡忠的道德,其目的是十分明確的,就是要熏陶、教育、造就一批又一批忠誠於封建君主、封建王朝的臣民,以維護其統治政權的牢固地位。在這種思想體係孕育下,人們視“忠信,立身之本。”忠君被看作是一種高尚的美德。而在下的臣民則把“忠君報國”作為自己追求的道德目標。人們普遍把“忠臣”、“忠良”視為楷模;而把反複無常,朝秦暮楚,叛君背國之徒視為奸佞小人,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忠節全圖,君子尚行,屈節附送,義士所恥。”這是一個準確地反映了人們文化心理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