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元以後,在全國各地,關廟就多起來了,明、清兩代就更多了。
在中國的邊遠地區如西藏的雪域,新疆的大漠,黑龍江畔的邊村,都建有關廟。其他如香港、澳門,也都建有關廟。在台灣,關廟建築尤為普遍。據說,台灣有關方麵有個統計數字,島內有關廟有五、六百處之多。小小的台島內有這麼多關廟,密度是很高的。而且,當地關廟裏的香火很盛,祭祀活動也很隆重、熱鬧。台灣人對海上保護神媽祖很崇拜,但是,對關羽的崇拜遠遠超過了媽祖。他們現在這樣重視祭祀關羽,除了傳統文化心理作用以外,恐怕還有對大陸故土懷念、思歸的心緒在內。
在國外,東南亞一些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都有關廟建築。甚至在澳大利亞和美國,也建造有關廟,關羽也受到崇祀。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的橫濱、神戶、長崎、大阪、函館等地,也建有關廟。日本島內建關廟,在清代就有記敘:
帝廟遍天下,雖海外亦然。日本國所建廟在五島乃路。瑐瑨筆者還曾看到新聞媒介報導的消息,前些年日本曾新建了一處富麗堂皇的關廟,據稱是海外建築規模最大的關廟。如果說,在東南亞各國興建關廟,與在那裏僑居的眾多華人有關的話;那麼在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建立關廟,關羽在那裏亦享有盛名,那就是另一番原因了。除與華僑聚居、信仰有關外,還恐怕與關羽所代表的東方文化道德精神有關係。在日本,這些年來出現了一股“三國熱”,許多人對《三國演義》很有興趣。除了在文學藝術方麵進行探討之外,還從經濟管理的角度,將《三國演義》中所渲染的“忠義”精神引進現代企業管理,用“忠誠”作為凝聚職工的向心力。這種“忠義”——“忠誠”精神正是在關羽這一曆史人物和文學藝術典型形象身上得到了十分充足的表現;這是很值得研究的關羽文化現象。
在國內所有的關廟建築中,建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的關廟規模最大、最為宏偉,堪稱天下第一關廟,武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位於古解州城西百步,南麵中條山,背負硝地灘(即古代之女鹽池),東距古老的河東鹽池(運城鹽池)。占地麵積18576平方米,有房屋190餘間。
解州關帝廟的創建時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創建於陳、隋時期,沒有確切年代。
二是創建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三是創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
筆者認為:解州關廟創建於隋代是可能的。因為,在南朝陳霸先建國後,後來的皇帝很崇拜佛教,對當時的高僧智很器重。而智後來又得到晉王楊廣、即後來登上帝位的隋煬帝的崇敬,被封為智者,是為智者大師。智在玉泉寺以關羽為佛院寺守護神。有了這一層因緣關係,解州關廟在隋代創建是很有可能的。宋代隻不過是大規模地進行了擴建工程。
解州關廟建成之後,由於戰亂、地震、火災等原因,曾多次受到嚴重損壞而又多次進行重建、擴建;曆經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重修、擴建工程達30餘次,終於形成了現代的規模。
解州關帝廟是以帝王宮殿的形式進行平麵布局的。重要的宮殿建築都位於一條中軸線上。沿中軸線兩邊則分別對稱地構造了一些次要建築;石雕牌坊,赭色高牆、殿台樓閣、飛簷鬥拱、雕梁畫棟、題匾碑刻……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結構嚴謹巧妙,莊嚴雄偉而又富麗堂皇的氣勢,而又有她獨具的特色;因此,她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解州關帝廟建築布局為兩大部分,即結義園和主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