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成立後,他們在貧苦農民中進行宣傳發動工作。不但幫助會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反對封建惡習,而且帶領農民打擊土豪惡霸的剝削,取消苛捐雜稅,因此逐漸獲得了農民的信任。短短三個多月時間,農會會員就發展到500多人。10月25日,在彭湃領導下,赤山約農民協會成立,並發表了宣言,製定了章程。
1923年元旦,海豐總農會宣告成立,此時,會員已經有10萬人之多。海豐總農會團結全縣農民實行減租,向封建剝削製度進行了猛烈的鬥爭。為保護農民的利益,農會規定將農產品集市的權力歸農會掌管;反對地主肆意加租、易佃剝削農民;創辦農校,農民子弟免費入學;動員農民造林,山林收益按勞分配;成立仲裁部,為農民主持公道。這些措施深得農民擁護。
在中共東江特委的領導下,海陸豐農民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舉行第三次起義,趕跑了國民黨反動派,奪取了政權。
1924年10月,彭湃建立了縣農民自衛軍。之後指揮農民自衛軍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的鐵甲車隊取得了對地主武裝鬥爭的勝利,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的減租運動。彭湃還注意從理論上總結農民運動的經驗,指導農運深入發展。他寫的《海豐農民運動報告》在國民黨中央農民部主辦的《中國農民》上連載。這是我黨曆史上第一部關於農民運動的專著。
由於叛徒的出賣,彭湃於1929年8月24日被捕。在敵人的審訊中,彭湃總是給予嚴厲的回答:“我們共產黨是代表工農人民大眾的。全國的工農大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定要向你們討回血債!”“隻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
1929年8月30日,彭湃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贈送給戰友,從容地走向刑場。
【英雄無悔】
作為我黨早期的革命領袖,彭湃的可貴之處在於對農民運動作出的貢獻。他是農民運動的開拓者和理論家,在發動農民、組織農民、武裝農民反抗剝削壓迫、進行土地革命、建立農村根據地等方麵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為我黨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同許多革命先烈一樣,彭湃最可敬的是他堅定的革命信念。為了信仰,彭湃背叛生活優裕的家庭,走上艱苦的革命道路。為了信仰,彭湃在革命最艱難的時候矢誌不渝,最終慷慨對敵,從容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