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流浪之山頂上的險遇(2 / 2)

她也許意識到自己舉動的冒險和輕率,可她還是大義凜然的要去嚐試新鮮的未知。那個男子把她帶到一個山頂。她不知道是在哪裏,反正是他把她帶到一間屋裏,那也許是他的住所。這些馬格都沒有關心,她是一隻被動的待宰的羔羊。她心驚又新奇的聽著男子對她的訴說。男子說,看馬格肚裏有知識,以後他們一起經營個店鋪,讓馬格幫忙打理。總之,就是,那男子想讓馬格做他的老婆,看上了馬格的知識,可以幫他。馬格心裏懵懵懂懂,混混沌沌,但她還是感覺這是不可能的。她想著要如何快速的解決問題,如何能安全的回到廠子裏去。一切按慣常套路,那個男子要了馬格。馬格不主動迎合,也不過分拒絕,她隻想這一切趕快結束。其實,發生關係,馬格其實心裏是和男人一樣心理的。她一直認為,這是雙方需要的事,不是手段或者買賣,因為她是單純的隻是想要一種感覺,所以,她並不認為她跟誰發生關係就是吃虧了等等。說實話,那天,那個男子帶給馬格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不是特別好,不過,也是比較愉悅的。當然,馬格的社會意識真的是太淡薄了,這樣真是非常危險的。她沒有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後來馬格感恩上天的原因。因為上天的眷顧,馬格在危險的邊緣行走沒有跌落。

可是,馬格還是覺得自己被欺負了,她想要一些補償,也許是心理上的,但她說,要那個男子給她一部手機,男子想,這樣也方便聯係,就給她了。然後,男子送馬格到廠裏。

馬格趕緊回到宿舍,爬上床,坐著,感受著心裏的緊張。她終於是安全了。她開始後悔拿了那個男的手機,她想要把它扔掉。其實,社會的看法,她的自尊,還是對她有一定的約束和影響的。隻是,她還沒有讓這三股勢力整合的能力。她處理的一團糟。

還是馬格的價值觀出了問題,也許是價值觀就沒建立起來。她把性看得太隨便了。沒有人看重,她也就自賤。她的價值觀是依附於別人的。別人在乎,她就在乎,沒有人在乎的時候,她就自我放逐。她的價值的體現是透過別人對她的態度。沒有人愛她,她就自我糟蹋,她不知道是可以自己愛自己的。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的。她忽視著自己的力量。這還是她自我貶低的結果。也許是幼年的不被尊重,讓她極力想迎合別人以使自己被肯定。應該是這種心理吧。就像她學習一樣,因為學習好,她總是被爹表揚,她就更好好學了。她是從小就聽話懂事,但這也許是她悲劇的根源。一種通過外界通過討好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心理,讓她的依附性一直都很強大,她的自我力量被她不斷地忽視。

所以,她一直不會拒絕,不會說不字。

過了幾天,那個男子又來找她,她就在廠門口,怎麼也不出去。後來,男子惱羞成怒,要她還他手機。她跑回去拿給他了。她本來就是要給他的。這樣,馬格心裏倒是輕鬆了不少。她再也不在魚塘邊看書了。她在心裏也恨上了馮老三,可是,隻是恨,她也沒有想到要怎麼去對付他,她也沒有辦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