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大蕭條時期(4)(1 / 3)

1937年10月5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記者懷著難以言說的心情詳細描述了他所見到的福特工人午餐時的情景:工人們全都蹲在地上,隻顧大口大口地吃自己手中的食物,他們之間沒有交談,更不用說講點詼諧的小笑話了。龐大而複雜的生產流水線,死一樣靜寂的車間,無處不在、防不勝防的內務部密探,不知何時就會被無緣無故的解雇,而此時美國經濟還沒有走出低穀,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容易,工人和其他雇員人人自危,神經高度緊張。由於不知道哪一個是貝內特的人,工人們都謹慎小心,彼此之間連起碼的溝通和信任都沒有,更不用說成為朋友,訴說苦衷了。每個人心裏都萬分憋悶,神經高度緊張,這名記者甚至擔心長期這樣下去,工人們會在哪一天突然崩潰。甚至真的有一個工人先崩潰了,那會不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整個工廠的工人都崩潰,那也未可知。

在亨利·福特的全力支持下,哈裏·貝內特在福特工人中實行的專製統治已經在工人中引起了極大的不滿和恐懼,外界的批評之聲也不絕於耳。福特工廠被人們稱為人間地獄,福特工人再也沒有當年的自豪感了,他們有的隻是對公司的恐懼。

對於哈裏·貝內特在福特公司的所作所為,他對所有工人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亨利·福特知道嗎?他對工人的萬般虐待以及造成的惡劣影響有沒有得到他的主人的默許呢?對此,亨利·福特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是最崇拜亨利·福特的查爾斯·索倫森認為,亨利對這一切了如指掌。有人說亨利是受了貝內特的蒙蔽,他對公司發生的這些事並不清楚,對此,索倫森明明白白地表示:“貝內特從來就沒得到過什麼實權,他所做的一切發自福特先生的旨意,貝內特在福特先生麵前唯唯諾諾,叫他怎麼做就怎麼做,並且馬上做。”

那麼,作為福特公司名義上的總裁、最高領導人,愛德塞爾又是什麼態度呢?我們已經說過了,他無能為力,無計可施。作為年輕的一代,他敏銳地看到了工會的趨勢,知道父親一味地敵視不是個辦法,他更討厭貝內特那些無恥的流氓做法,他見到貝內特就忍不住地厭惡,甚至對朋友說:“讓我傷心的是,父親隻相信哈裏,卻從來不相信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向工會發出友好信息,暗示他對工人們的強烈同情,此外,他還能做什麼呢?

是什麼讓亨利有這樣的底氣敢於和工會鬥爭到底?是不是全美國的人都對亨利在他的工廠實行的專製管理持反對意見?那次震驚全美國的工會人員流血事件沒有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嗎?

顯然,工會已經在美國工人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福特公司將無法阻擋工會前進的腳步,老亨利也將不得不做出最後的妥協。而這一切,竟然有賴於福特帝國的女主人,也就是亨利·福特的妻子、愛德塞爾的母親克拉拉。

隨著老亨利授予貝內特越來越多的權力,愛德塞爾作為名義上的總裁對公司的管理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公司不可阻擋地走上下坡路。

1937年,福特公司年利潤隻有700萬美元,遠遠地被克萊斯勒公司和通用公司甩在了後麵。愛德塞爾和貝內特的矛盾與爭奪嚴重影響了公司業績,如果說前幾年愛德塞爾還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對公司生產做出一些調整,盡量維護福特公司在市場上的地位,那麼,到30年代後期,隨著貝內特權力越來越大,他已經無法逆轉了。貝內特在與愛德塞爾的對抗中顯然采取了更陰損的一招,那就是他從來不與福特王子正麵衝突,假如愛德塞爾忍無可忍對他訓斥的時候,他也不會反抗,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老亨利那裏,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哭訴自己所受的冤屈。結果是,他從主人那裏得到了更多的權力,然後用卑鄙的手段和老亨利一起對愛德塞爾橫加迫害。

不僅如此,貝內特的那些爪牙也狗仗人勢,在公司裏胡作非為,他們同樣不把愛德塞爾放在眼裏。有一次,福特公司的銷售經理戴維斯在一次銷售會上和貝內特的一個爪牙意見不合,最後竟然大打出手。愛德塞爾忍無可忍,解雇了那個家夥。誰知第二天,貝內特就去向老亨利告狀,結果,這個人又被招回到福特公司上班,福特公司最出色的銷售經理卻被降職,發配到邊遠的地區去。

那些有能力的對愛德塞爾忠心耿耿的人被貝內特一個個清除了,公司剩下的幾乎都是貝內特的爪牙,他們沒有文化、沒有修養,更不懂生產管理和技術,就是這些人主宰公司,公司不衰敗才怪。

那麼,在福特家族中就沒有人能夠給愛德塞爾一些支持嗎?埃莉諾,愛德塞爾的妻子,這麼多年來,她親眼目睹了丈夫和公公之間的衝突,看著公公肆無忌憚地迫害她的丈夫,但她卻一直沒有出麵,她一直努力說服自己,他們畢竟是父子,他們應該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雖然她很少去光明港看望公婆,但她一直努力使這個家族的人和諧起來,就算她知道丈夫的健康狀況在不斷惡化的時候,她也一直在控製自己,她認為那不是她應該管的事。於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忍下來,當愛德塞爾將他們的兩個兒子安排到公司的時候,她曾經一度鬆了口氣,認為她的丈夫能夠得到一些幫助了。但事與願違,愛德塞爾的處境沒有一絲改變。誰能拯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