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大蕭條時期(3)(2 / 3)

這時候,在福特公司內部,一度非常有權勢的萊布爾已經被貝內特擊敗,能夠和貝內特稍有抗衡的隻有索倫森和愛德塞爾。索倫森年事已高,不願意過多介入這些爭鬥了。愛德塞爾在經曆了這麼多年的鬥爭之後也多少獲得了一點經驗,雖然他還要忍受著父親的虐待,但他已經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怎樣避重就輕了。再加上他在汽車業已經很多年了,憑著對汽車行業現狀的了解,憑借對未來的準確預測,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福特工廠內部,他獲得了一大批工程師、經理人員和工人的支持,在有關公司重大決策方麵有了一定的分量。

他試圖改變公司在市場上每況愈下的局麵,但因為父親的阻撓,他的所有想法都無法實現。對於公司的日常管理,比如勞工關係問題,這些都掌握在他父親手裏,換句話說是掌握在貝內特手裏,他本人是無能為力的。

來自工會的壓力也使愛德塞爾難於應付。在美國汽車工業聯合會試圖解救災難深重的福特工人的時候,在工人起來抗爭乃至發生衝突之前,愛德塞爾認為可以通過談判與汽車工業聯合會達成某種妥協。

他多次在父親麵前苦口婆心地勸說,向他介紹工人所麵對的困境,講述工會運動的發展,其他公司對工會的寬容態度,提醒父親假如工人運動和工會組織結合起來對抗工廠,那麼公司將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但是,對於兒子的勸說,老亨利不屑一顧,他認為這是兒子懦弱和無能的表現。為了對兒子的意見作出回應,亨利命令貝內特加強對工人的監視。貝內特欣然領命,他的內務部的人像鷹犬一樣埋伏在工人之中,就算工人進廁所,也有人盯梢,廁所裏甚至安裝了監視器,就為了防止工人們之間談論工人聯合會的事。工人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辦事,必須要向內務部交代原因以及來去時間。工人的衣服帽子都要接受檢查,以免裏邊夾著工會的傳單。在福特工廠裏,沒有人敢站著、蹲著,沒有人敢竊竊私語,更不用說唱歌吹口哨了。在上班期間,工人們一律一言不發,麵無表情,冷漠的麵孔從工廠一直被帶到家裏。時間長了,外界就給福特工人起了個外號叫“福特式的嘴臉”。

與此同時,福特工廠工人的勞動條件更加惡化。工人們的勞動強度極大,為了增加生產,工廠要求提速,生產線一旦開動,工人的勞動節奏就必須加快,工廠的生產流水線不斷地提速,工人必須集中全力才能跟得上。生產的集中,無處不在的監視和恐嚇,福特工人的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疲憊感和絕望感交織在一起,很多工人都得了一種怪病,底特律的醫學界把這種病叫做“福特病”。工人每天隻有15分鍾的午休時間,就在這短短的15分鍾時間裏,精疲力竭、精神緊張的工人們要完成吃飯上廁所等事情,然後再急急忙忙地跑回生產線上。

盡管這樣,還是有不少人莫名其妙地遭到開除和虐待。一個老工人在福特工廠已經工作了20多年,僅僅因為在下班前和身邊的工人說了一句話就被開除了。如果貝內特和他的手下懷疑某個工人支持汽車工人聯合會,他就會遭到一頓毒打,然後被解雇。亨利要求他的工人對他的公司必須絕對忠誠,假如某個工人的妻子買了雪佛蘭汽車,那麼這個工人也會遭到解雇。

汽車工人聯合會在底特律繼續領導工人的反抗鬥爭,力圖最大限度地爭取一些權益。1936年12月28日,在聯合汽車工人工會的領導下,通用汽車工人開始靜坐罷工。經過一個多月的鬥爭,通用公司被迫同意了增加工人工資、承認工人享有的各項權益等要求。這場鬥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幾個月後的1937年3月,工會成功地在克萊斯勒公司組織工人罷工,工廠生產受到重創,很快便妥協了,同意了工人們提出的各項條件。受到鼓舞的工會領袖們就把鬥爭的下一個目標放在了福特汽車公司。顯而易見的是亨利·福特更難對付。

工會運動蓬勃開展的時候,福特的工人們也或多或少地接觸工會組織,訴說他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盡管工會組織已經進入很多工廠,甚至在工廠裏建立了自己的工會組織,但亨利·福特堅決阻止工會活動進入他的工廠,他對工會一直抱著敵對的態度。他認為工會會損壞工人的人格,工人如果參加了工會,他就會失去獨立性。

亨利·福特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當年艱苦創業的日子早已拋到腦後,他甚至一廂情願地認為,雇主和工人之間根本沒有人們所說的那種巨大的差別。就算是在危機最深重的30年代初期,很多工人收入降低,甚至失業了,生活無以為繼,孩子們不得不忍受著饑餓的時候,他仍然認為勞資差別隻是被人們有意地誇大了。“你們看看,這個國家的大多數雇主過去不都是勞工嗎,不然他們過去又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