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說明T型車很難再續輝煌了。所有的福特汽車銷售商都感受到了陣陣寒意,隻有老亨利頑固地拒絕任何新款車的研發和生產。1924年,T型車的銷售量顯著下降,歐洲市場尤其嚴峻。1924年冬天,凱斯勒委派自己手下一名叫西爾多·蓋勒的工程師專程前往英國,了解T型車銷售量迅速下降的原因。蓋勒來到英國調查了足足幾個月,從城市到鄉村沒留任何死角,得出的結論是:英國正在強製推廣一種低價省油的汽車,它嚴重擠占了T型車在英國的市場份額。蓋勒隨即收到凱斯勒的電報,火速趕回底特律。
蓋勒返回美國的第二天,在高地園工廠的經理餐廳,召開了經理辦公會議,會議由愛德塞爾主持,老亨利親自參加。會議的地點也是老亨利親自選定的,據說是為了創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
會議最初的氣氛是融洽的,愛德塞爾首先說了自己的想法:“父親,蓋勒最近在英國待了一段時間,搜集了一些信息,我會就此提出一些問題,請他逐一回答,也好讓我們對T型車的現狀有一些了解。”愛德塞爾發現父親的精神很好,希望能借此機會說服父親對現有的生產狀況進行一些改進。
蓋勒當然知道,如果他建議對T型車做出某種改進,那將意味著什麼,也許他會被扣上“異端邪說”的帽子,但是他認為他接受了凱斯勒的委托,而且身為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員,他有責任把他所調查到的真實情況彙報給公司的決策者,即便是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他也在所不惜。於是,當愛德塞爾問他,英國需要什麼樣的車時,他站起來,坦率地告訴在場的人,英國已經開始征收“馬力稅”,而T型車已經不能適應英國市場的新需求。
“那麼,以你所見,英國市場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汽車呢?”老亨利的臉色立馬由晴轉陰。蓋勒緊張地回答,應該是一種馬力更小、車型更小、重量更輕,而且更省油的汽車。
老亨利一下子從座位上跳了起來,衝著蓋勒大聲吼起來:“你這是在告訴我應該為英國生產什麼車對不對?”在憤怒地離開餐廳的那一刻,老亨利再次莊嚴宣布:“T型車是福特汽車公司的驕傲,是所有美國人,特別是美國農民的朋友,我永遠不會拋棄我的T型車!”
這尷尬的一幕發生後,幾個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餐廳。凱斯勒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擔心蓋勒會遭到解雇,更不想這麼優秀的工程師、這麼負責任的人離開公司,他懇切地對蓋勒說:“我很抱歉讓你受到傷害,回到英國去吧,不要讓福特先生看到你。”
老亨利回到家裏,大罵凱斯勒。克拉拉也對凱斯勒非常不滿,愛德塞爾和他們越來越疏遠,她難得見上她的兒子、孫子一麵,因此她想當然地認為是凱斯勒使他的愛子遠離了他們,她隻知道埋怨,對丈夫的行為沒有絲毫的約束。對於父子之間的爭鬥,其實她是有一些感覺的,但她認為那不過是他們家裏的事,外人不應該介入,她沒有及時地出麵修補父子之間越來越大的隔閡,最後,她也嚐到了苦頭。
盡管出現了這樣不愉快的事情,盡管他知道老亨利對自己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但作為愛德塞爾的好朋友,凱斯勒還是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他改善公司的管理。自從庫茲恩斯離開福特公司,公司管理理念已經嚴重缺失了。在凱斯勒成為愛德塞爾的得力助手前,福特公司能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沒有什麼具體規劃,更不要說什麼前瞻性了。在凱斯勒的努力下,公司第一次建立了生產控製部門,第一次製定了庫存計劃和生產計劃,詳細規定了應當生產哪種類型的汽車,應當生產多少,何時生產,這樣就極大地減少了生產的盲目性。盡管如此,T型車還是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