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壽終正寢時(1)(2 / 2)

他還憑借以前在北方任職時的關係,斡旋於南京偽維新政府和北平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間,極力說服梁鴻誌和王克敏南、北兩個漢奸政權合流,以擴大偽政權的力量。出於對漢奸的懲戒目的,軍統局下達命令,命令上海區製裁陳籙。

劉戈青是奉軍統上海站站長王天木的命令行動的。王天木對劉戈青說,能幹掉陳籙的話,對振奮民心士氣大有好處,可是覺得此行凶多吉少。劉戈青認為不會這樣嚴重,隻是需要一些槍支。王天木叫來了管槍支的林之江,林之江滿口答應沒問題。

1939年2月中旬,春節之前的上海,寒冷蕭瑟的冬天。劉戈青從南京的日偽內線處得知:南京偽維新政府的外交部長陳籙,即將回上海過年。早已奉命製裁漢奸陳籙的劉戈青,冒著風雨,叫了輛人力車,直奔法租界霞飛路上的東昌飯店,會合住在該處的軍統行動人員徐國琦、朱山猿等人,商議刺殺行動方案。

陳籙上海的家在愚園路668弄25號,緊靠鎮寧路口,處於華界和公共租界的交界處,是一棟三層的小洋樓。1939年2月18日是農曆大年三十,陳籙從南京於下午3點抵達上海北站,然後安全回家,放鞭炮,吃年飯,自有一番熱鬧快活。而劉戈青帶了幾個臨澧訓練班的畢業生,朱山猿、平福昌、譚寶義、徐國琦和尤品三已經開始了行動。當陳籙祭祖時,刺客開槍,陳籙倒在地毯上,被一陣彈雨射死。為了警告想當漢奸的人,劉戈青留下“簽名”,用毛筆在白紙上寫道:“共除奸偽,永保華夏。蔣委員長萬歲,中華民國萬歲!”陳籙的兒子在樓上,知道客廳裏發生了變故,於是從樓梯上往客廳打槍,劉戈青對著樓梯放了三槍,一邊對客廳裏的其他人說,不關你們的事,不要怕,一邊帶著人迅速撤退。次日,在上海傾向抗日的報紙頭版紛紛用大標題刊登了刺殺事件,稱其為重慶政府對漢奸的第二次打擊。一家報紙模仿武俠小說中章節標題寫道:“漢奸陳籙夜登鬼錄,飛快將軍從天而降。”

刺殺陳籙非常成功,當時沒有給警方留下任何破案線索。總之,軍統對漢奸的懲治還是比較成功的。這時候,張嘯林也已列入了軍統暗殺之列。杜月笙的門徒,時任軍統上海行動小組組長的陳默,具體負責執行對張嘯林的“製裁”。

(第二節)兄弟鬩牆

在上海成立“行動小組”時,杜月笙的門人紛紛加入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陣營,大搞“鐵血除奸”恐怖活動。張嘯林現在已成為他們狙擊的重要目標。戴笠便請杜月笙介紹一位負得起責的人,擔起這個出生入死、冒險犯難的要緊任務。

戴笠對杜月笙道:“這裏不用多久就是抗日的最前線,我準備在這裏組建一支專門執行特殊任務的‘行動小組’,我想三哥幫我找幾個在這裏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這樣也不大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杜月笙想了想,道:“我這裏有個人跟了我十幾年,說老實話,不是國家危難,這個人我真不舍得給你。”說著喊了一聲:“陳默!”

一個中等身材、精神抖擻的小夥子走了進來,杜月笙便向戴笠介紹了陳默:“這人叫陳默,字冰思,是我的得意門生,在軍校高校班受過訓,抗戰之前在做上海警備司令部稽察處經濟組長。更理想的是他有軍事訓練基礎,條件非常適合。”

戴笠淡淡一笑,道:“外表還可以,不知道他有什麼本事?”陳默給戴笠露了一手:騰身躍起,一眨眼,握在右手的袖劍離戴笠咽喉隻有不到一尺,戴笠身後閃出一粗壯大漢想阻擋,被踢飛在地上。戴笠大為讚賞,陳因此加入軍統,擔任了軍統局上海行動小組負責人。

陳默奉杜月笙之命,上海行動小組和忠義救國軍老幹部嚴密配合,製裁敵偽的除奸工作自此轟轟烈烈地展開。從1938年元月到1939年底,他們一共製裁了62名日本人、大漢奸,在上海工作站的指揮之下,他們從事過22次造成敵人重大損失的破壞工作。這些忠肝義膽、慷慨激烈的熱血男兒,炸倉庫、燒機場,當成了家常便飯,殺人放火,如入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