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軍“戰略轉移”的前幾天,杜月笙便去問黃金榮和張嘯林的去留。是啊,日本人就要進上海了,上海灘上的“三大亨”是去還是留呢?
(第二節)何去何從
為防“三大亨”被“日偽”利用,蔣介石電告杜月笙,要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離滬南去香港。就在國軍“戰略轉移”的前幾天,杜月笙便去問黃金榮和張嘯林的去留。
杜月笙先約見黃金榮,表示服從蔣介石的意思。黃金榮長歎一聲說:“我快到七十歲了,半截子入土的人了,怕什麼?我是不走了。再說,我的大世界、黃家花園背不動,帶不走。我看,還是待在租界裏,保險!”一句話,自己年逾古稀,體弱有病,去港島路途迢迢經不起顛簸,想留在上海,保證閉門不出,絕不為日本人做事。
“萬一日本人要你出山呢?”杜月笙問。
“哈哈哈,”黃金榮一陣狂笑,高聲說,“阿元(指蔣介石)是我的高足,如今為舉國之尊,我豈能背叛他,投降日本人,讓天下人恥笑?”
留在上海的黃金榮開始積極參加各種救亡運動。麵對大批逃往租界尋求庇護的難民,他幹脆打開了大世界遊樂場的大門,將大世界這個全上海最熱鬧的娛樂場所改成了臨時難民收容所。
在上海淪陷半年之後,日本人為了鞏固對上海的占領,決定實施“以華製華”策略,便想在上海成立一個傀儡政府“上海大道市政府”。在“市長”的人選上,他們首先看中了名貫全滬的黃金榮,駐上海的日軍司令官黑田原大佐認為黃金榮是上海的地頭蛇,門徒眾多,定能維持上海的局麵。日本人想方設法拉攏黃金榮,黑田親自來到鈞培裏黃公館,請黃金榮助皇軍一臂之力,出任“上海大道市政府市長”之職。黃金榮的門徒得知上述消息後,其中不乏趨炎附勢者,力勸黃金榮出任偽市長。此後黑田碰壁,並不死心,多次勸說黃金榮。但黃金榮雖然愛財,愛心卻有,他對付東洋人的法寶是一個“病”字,無論是誰上門,黃老板必定是“抱病在身,不好見麵”為由,然後由他的家人、學生連聲“抱歉、抱歉”,即便見了麵,金榮榮也以“年老病重”、“不識字”為由拒絕日本人的要求。黑田也無可奈何,知道拖黃金榮出山絕無可能,隻好作罷。
而漢奸卻沒忘了。1939年5月6日汪精衛到上海,準備籌組傀儡政府。為爭取在上海極有能量的舊相識黃金榮的支持,汪精衛親自到鈞培裏拜訪黃金榮。他要黃金榮代邀工商界巨子和社會名流開會,黃金榮則顫抖著從椅子上站起來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早已退休了。”邊說邊身體搖搖晃晃起來,汪精衛不能勉強。此後,汪精衛仍對黃金榮的消極推托不甘心,又命令周佛海到鈞培裏去遊說,但最終還是被黃金榮借故推辭了。
黃金榮之所以沒有落水做漢奸。一是怕死,在日本人刺刀下當官,形同玩火,自己早已隱退,何必引火燒身?要知道軍統在上海嚴懲漢奸,使黃金榮不敢冒這個險。二是蔣介石仍在重慶抗戰,黃金榮對蔣介石仍抱有希望,而且他與蔣介石有師生之誼,蔣又很器重他,如擔任偽職,於蔣的麵子很不光彩,加上他早年對孫中山的資助,所以他在國民政府一向有靠山。三是黃金榮喜歡聽評彈,一部《嶽飛傳》始終百聽不厭。嶽飛精忠報國,世人崇敬,而秦檜夫婦奴顏賣國,遺臭萬年,這對黃金榮思想觸動很大。他曾對自己的家人說:“別的我不知道,但嶽飛我還是知道的,漢奸這種事是不能做的。”所以,盡管日軍軍官和漢奸三天兩頭拜訪,軟硬兼施,他還是沒有落水。
那麼,杜月笙呢?八一三淞滬抗戰既起,日本特務人員千方百計地遊說勸促杜月笙,甚至對他糾纏不休,利誘不行,又進行恫嚇威脅,小角色施盡解數,無計可施,則更派出一等一的高級軍政要人出麵。而杜月笙此時此刻也顯得格外忙碌,他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還親任上海市民抗戰勸募總隊隊長、上海商界勸募總隊副隊長,四處奔走,全力募捐,僅在上海一地就募得救國公債7500萬元,籌集大量毛巾、香煙、罐頭食品,送到抗敵後援會。通過這條渠道,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愛國官兵得到了一定的物資援助。當得知駐守在上海四行倉庫的謝晉元部抗敵缺乏食品時,他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向該部送去了20萬隻光餅。同時,杜月笙成立救護隊,征集救護汽車98輛,並特約公、私醫院16所收容受傷軍民。據統計,杜月笙所領導的救護輸送醫療工作,共救護了抗日受傷軍民44398人。此後,杜月笙又籌劃在鬆江、昆山、蘇州、無錫、杭州、南京等地設立重傷醫院,每年醫院少則收治傷員二三百人,多則達三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