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八方財源廣(2)(2 / 3)

1907年,王揖唐看到徐世昌已出任東三省總督兼管將軍事務,感覺升官發財的時機已到,便申請退學回國。回國後,在其諂媚下,徐世昌以“學通中外、文武兼備、才堪大用”為由,先是將王揖唐調任東三省督軍署軍事參議,繼而擢升其為吉林陸軍第一協統、吉林督練處參議。

辛亥革命爆發後,北洋軍閥竊取勝利成果,執掌政權。王揖唐因與內閣陸軍總長段祺瑞是安徽合肥的小同鄉,被段視為最親信的幕僚,並向袁世凱力薦,再加上徐世昌這層關係,王揖唐成為袁的謀士和紅人。1912年王揖唐任軍谘府軍谘使,統一黨理事長,共和黨幹事,進步黨理事,總統府秘書、參議、顧問,同年11月26日授為陸軍中將,1913年2月12日加陸軍上將銜,任參議員,1914年任參政院參政,江皖籌賑督辦,1915年任吉林巡按使,12月21日授一等男爵,1916年任內務部總長,兼京都市政督辦,眾議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當了總統,段祺瑞出任內閣總理,又派王揖唐赴德、法考察軍務。次年王揖唐回國,1918年春奉段祺瑞之命組織安福俱樂部(以現中南海新華門前安福胡同俱樂部地址命名)以操縱議會選舉,因此又躍身為眾議院議長,並任南北議和的北方總代表。

王揖唐在段祺瑞掌權期間,風雲一時,朝野側目,成為皖係的核心分子。1924年任安徽省長兼督辦安徽軍務善後事宜,1925年罷免。1931年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1933年任行政院駐平津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1935年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公開投敵,與王克敏等人在北京飯店設立“政府籌備處”,積極籌劃日偽政權。12月14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任賑濟部總長。1938年改任內政部總長兼任賑務、防疫委員會的委員長。1940年3月任汪偽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1940年春,日本派遣軍總參謀長被調回國,王曾設宴歡送,並呈遞感謝狀。王揖唐在致歡送詞中稱讚其功高勳著,此次離任回國,“真令人有離別慈父之感”。國人對他這種明目張膽、認賊作父的醜行,無不切齒痛恨。1940年6月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內務署督辦。先後兩次去日本拜見天皇裕仁,奉獻大批中國名貴古玩書畫以示忠順;成立“華北防共委員會”和“華北綜合調查研究所”,自任委員長。任期內搞了五次強化治安運動,屠殺了無數愛國誌士和無辜百姓,抓捕大量民工供日軍役使;並開發礦藏、強征糧食,竭盡華北物力以支援日本的侵華戰爭。

而王揖唐本人,經多年的巧取豪奪,可謂家財萬貫,房產遍及北京、上海,在合肥老家的田地亦不計其數。王揖唐為了向日本主子獻媚和自身的揮霍,公開實施“煙、賭、娼”三大毒化政策,喪心病狂地毒害同胞,榨取錢財。張嘯林的賭場,王揖唐自然要光顧了。

失意軍閥江西督軍陳光遠也經常涉足張嘯林的賭場。

陳光遠,字秀峰,生於1873年,河北省武清縣崔黃口人。陳家人口較多,除間有經商者外,大抵多是務農。幼年家貧,隻十七歲時,家裏送他到北京一家玉器鋪學雕琢手藝,因陳光遠經常調皮,被掌櫃辭退。無奈之下,陳光遠在崔黃口做了更夫,在那個時代,打更是社會上最低賤的職業了,隻有最貧困的人才會做更夫。後來,陳光遠的元配夫人趙氏結婚後知道丈夫竟然是個更夫,覺得非常羞辱,就喝鹵水自殺,雖然未果,卻導致趙氏不能生育。因此,陳光遠的子女都是由他的妾蔣氏及韓氏所生。

1892年,陳光遠考入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彼時武備學堂每月發給學生幾兩銀子的零用,他總是把這項零用錢存著,不肯花用,等待父親來時帶回家中度日。

畢業後,陳光遠任武衛右軍隊官,後被袁世凱看中,任北洋常備軍軍政司總務處總辦、步隊統領、北洋陸軍第四鎮第八協統領。辛亥革命中隨馮國璋南下武漢,與王占元、李純一起鎮壓武昌起義,受到清廷嘉獎,晉升為第四鎮統製。從此成為以馮國璋為首的北洋直係軍閥的骨幹。後因第四鎮在湖北廣水發生兵變,被撤職。1912年因袁世凱推薦,任總統府谘議官。1913年調任熱河軍務會辦兼赤峰鎮守使,遂由馮國璋撥給一部分軍隊,由其率領開赴熱河。1914年,奉調回京,擔任模範團團副,袁世凱任團長。

1915年,陳光遠任第十二師師長。1917年因討伐張勳複辟有功升任綏遠都統。嗣後,馮國璋代理總統,段祺瑞任內閣總理時,任命陳光遠為江西督軍,與江蘇督軍李純、湖北督軍王占元合稱長江三督,共同對抗皖係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