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的同誌全部安葬在越南的土地上,胡誌明主席下令全國降半旗誌哀。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胡誌明主席幾次派人接藝術團全體成員到主席府作客。提起這件事,胡主席急得直哭,說:“出了這樣的事,我怎麼向毛主席交代呀!”
俞鑒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主席府的陳設,以及胡誌明主席和大家的對話。
警衛員住在外間,床上鋪的是質地優良的俄國毛毯;胡主席住在裏間,床上隻鋪著一張草席。胡主席非常樸素,他不穿皮鞋,隻穿最簡易的涼鞋。書房的辦公桌上擺著好幾卷毛主席著作,以及別人送給他的鮮花和小禮品。胡主席喜歡小玩意兒,最喜歡跳舞的小人兒,一有空就拿在手裏把玩。
大家都知道胡誌明主席終身未娶。有人大著膽子問:“胡主席,您為什麼不結婚?”胡主席幽默地說:“我不結婚。我要等南、北統一後才結婚,現在叫我胡爺爺的人很多,全國人民都叫我胡爺爺,我還結什麼婚啊!”當時,胡主席已經八十多歲了。
1956年,俞鑒再次作為中國藝術團成員,赴朝鮮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
在朝鮮,一次演出之前,俞鑒不知因為什麼事耽誤了幾分鍾,沒和大家一起去劇場,一個人往劇場的路上又走錯了路,誤入了一家人的宅院——一隻大狗衝著她汪汪直叫,她嚇壞了。主人聞聲出來,見她身穿中國軍裝,立刻明白了她的身份,用手比劃著問她要去哪裏。她聽不懂,急得“鏘鏘鏘”地亂比劃,對方還是不懂。她想,壞了,要是讓特務給擄走可怎麼辦呢?這時突然聽見附近傳來鑼鼓聲,她指著那個方向比劃道:就是這個。對方表示明白了,讓一位婦女把她送到了劇場。
俞鑒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從此再也不敢單獨行動了。當時國際上針對我國的特務活動十分猖獗,幾次出訪之前,周恩來總理和團長都反複強調這一點:不要單獨行動,謹防被特務擄走。周總理要求大家遵守的紀律還有以下幾點:出國不能談戀愛;不能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待人要有禮貌,要與人家禮尚往來。
回國後,藝術團又趕赴上海演出,在部分同誌出訪非洲缺員的情況下,演出仍獲得圓滿成功,轟動了上海灘。接著,他們又接受了總政治部委托的慰問海軍部隊的任務。俞鑒和同誌們深入海島,送戲到東海前沿,長達八個月之久,受到海軍官兵的熱烈歡迎。
這期間,中國京劇院四團排演了由劉元彤導演、俞鑒主演的新編曆史劇《嶽雲》,在南京軍事學院和北京公演時,受到部隊高級幹部和廣大觀眾的交口讚譽。俞鑒還收到不少觀眾來信,暢談他們的觀感和建議,對她塑造嶽雲這一角色有很大幫助。
1956年,國家發生了一係列重大事件:中共中央召開了“八大”;國家開始對私營工商業進行改造;毛澤東同誌發表了《論十大關係》;提出了“雙百方針”……
這一年,和俞鑒相戀多年的男友蘇玉飛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藝術代表團出訪了埃及、敘利亞、黎巴嫩,蘇丹、埃塞俄比亞、緬甸、阿富汗、印度八國。回京後,11月7日,在團裏慶祝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九周年聯歡晚會上,他倆和團裏的另一對同事一起舉行了婚禮。
婚後,俞鑒第一部戲是全本《嶽雲》,由她出演嶽雲一角。她一生中演過很多少年英雄,如《陸文龍》(原《八大錘》)中的陸文龍、《寶蓮燈》裏的沉香、《乾元山》中的哪吒等,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