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一次,他和一位廣告製片人一起看一盤錄像帶,是一位攝影師隨便拍攝的。這位廣告製片人認為會對戴夫·多索爾森有一些啟發,因為這是一盤有關家具店的錄像帶。錄像帶的前麵部分是一些普通的畫麵,可是當出現家具店的標誌時,奇跡出現了——這位製片人用電子手段給這個標誌做出了一個像彗星般緩緩移動的尾巴。戴夫·多索爾森興奮極了,連忙給家具店的老板打電話,約他來看這盤錄像帶。看完錄像帶之後,這位頑固的老板終於吐出了幾個字:“好吧,我同意了。”從戴夫·多索爾森第一次拜訪他,到他說出這幾個字,其間隔了52個星期。戴夫·多索爾森不僅為電視台贏得了一個最大的客戶,也從中得到了一大筆傭金,更重要的是他從中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創造性的銷售對於一個推銷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根據這次的經曆,他逐漸總結出了創造性銷售的哲學。不久,他成立了自己的培訓公司,把這種哲學推廣了出去。
推銷員的自信與技巧
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之後,戴夫·多索爾森一麵忙於培訓推銷員,一麵還要做廣告推銷的工作。他在工作中總結出了許多好點子,並把它們傳授給他的學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培訓推銷員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推銷員不敢提出較大金額的計劃,因為他們害怕這樣會把顧客嚇跑。
一次,一位名叫大衛的推銷員在接受他的培訓時告訴他,自己在為顧客製定廣告計劃時最多提出1萬美圓的數額,因為他認為如果再多的話,顧客就會拒絕他。為此他很苦惱,於是想讓戴夫·多索爾森幫自己想一個辦法。“好吧。”戴夫·多索爾森說道,“我們先選定一個潛在顧客,從本地的這家乳製品廠開始,怎麼樣?”“好的。”說幹就幹,二人開始了行動。由於對這家工廠不了解,所以他們倆走訪了許多家食品店,了解到了這家乳製品廠的銷售情況。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這家乳製品廠還有很大一部分潛在的市場沒有開發,而開發市場的最佳途徑就是廣告。於是戴夫·多索爾森製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報告,並根據報告為這家乳製品廠做了一個6萬美圓的廣告計劃。當大衛得知他的計劃時,嚇得臉都白了:“這不可能,他絕不會同意的。我從來沒有做過超過1萬美圓的生意。他會把我當成騙子的。”戴夫·多索爾森安慰他說:“沒關係,這個計劃是根據大量的調查製定出來的,絕對不會有什麼差錯;就算他不同意,頂多把你趕出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好吧。不過我可不敢獨自去,你陪我一起去吧,好嗎?”於是,戴夫·多索爾森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陪同大衛拜訪了這位乳製品廠的老板。
見到老板之後,大衛非常流利地向老板表明了他的意圖,並且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計劃,可是卻始終不敢提那6萬美圓的預算。當老板看到計劃書上的金額時皺著眉頭說:“我們從來沒有在一個媒體上花費這麼大一筆錢,6萬美圓是我們一年的廣告費,這包括報紙、電視台、電台等等。如果把這筆錢都投給你們,我怕效果不會太好。不過你們的計劃確實非常吸引人。這樣吧,我付3萬美圓的廣告費給你們,你們把計劃書上寫的每周一次廣告改成兩周一次,怎麼樣?”大衛吃驚地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好的,就這麼定了。”戴夫·多索爾森連忙替大衛答道。從此,大衛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很快就成了一名出色的推銷員。
在培訓推銷員時,戴夫·多索爾森還經常教給他們一些新奇的推銷方法。他告訴自己的學員們,當碰到不肯和推銷員見麵的潛在顧客時有一個打開局麵的好辦法,那就是把推銷過程轉移到錄像帶上,然後放在一個普通的信封裏寄給他。這種方法他是從一個朋友那裏偶然學到的。那個朋友要到另外一個城市推銷廣告,可是公司不付給他旅行的費用。他沒有辦法,隻好把自己的推銷計劃拍成了錄像帶,然後寄給自己的顧客。這個偶然的事件給了戴夫·多索爾森靈感,他在自己的推銷工作中用了很多次,而且每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次,他向一個公司推銷廣告時吃了閉門羹,後來接連去了幾次,都被秘書擋在了門外,並向他說了一大堆理由。看來不用一點特殊的方法是無法見到負責人的,於是他想到了錄像帶。他把自己的推銷報告拍成了錄像帶,然後打聽到公司董事會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的地址,給他們每個人都寄去了一份。不久,他就接到了該公司的電話。該公司的董事長要求親自與他見麵,並且商談一下簽訂合同的事情。
戴夫·多索爾森的許多學員也通過這種方法做成了生意。其中一個學員在對付一個頑固的老農場主的時候就用到了這種方法。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農場主在收到他的錄像帶之後絲毫沒有反應,而且拒不承認收到過他寄來的錄像帶。沒辦法,他隻好放棄。可是一年之後,這位推銷員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那位農場主的兒子。因為父親退休了,所以他成了農場的新主人。他在整理雜物的時候發現了這盤錄像帶,覺得非常好,於是他想同這位推銷員見麵,談一談合作的事情。
戴夫·多索爾森還有很多促使生意成交的創意和技巧。一次,他和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潛在顧客做生意。為了使生意談成,他特意組織了一個銷售團隊。可是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的工作,結果這家公司就是不給他們答複。於是,戴夫·多索爾森又想了很多的辦法。他們給公司的負責人送去很多的禮品,並且多次拜訪這家公司的總裁,非常誠懇地向他介紹自己的服務。所有的方法都用盡了,可是這家公司就是不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複。就在戴夫·多索爾森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他聽說這家公司的高層領導都是這個城市大學橄欖球隊的球迷,而且幾乎每場比賽他們都到場。於是在一次重要的比賽中,戴夫·多索爾森雇了一架飛機。當飛機飛到體育場上空的時候,宣傳單像雪片一般地落下,這家公司的每一位領導都看到了這樣的話:“潛在顧客的公司就是我們的公司。”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戴夫·多索爾森就接到了這家公司負責人的電話。負責人對他說:“我們準備等上個合同一到期就找別的媒體做廣告,可是不幸的是我們的合同還有兩年,真的很抱歉。”不過,戴夫·多索爾森離開電視台,自己開辦了公司之後,這家公司卻成了他的第一個客戶。
盡管戴夫·多索爾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推銷員,他有些時候還是會犯一些錯誤。在推銷之前,戴夫·多索爾森總是會作大量的調查。如果是團隊作戰,在拜訪潛在客戶之前,他們還要演練幾遍。可是,一次,由於他們在演練的時候沒有用真實的材料,結果喪失了一個600萬美圓的大生意。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戴夫·多索爾森和他的同事來到了潛在客戶的辦公室。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當他向潛在客戶介紹收入預測時,他突然發現這些數字不是這個客戶的,而是另一家公司的。這份材料他親自核對過,絕對不會出錯,究竟是怎麼回事?他突然想起來頭一天晚上他們演練的時候用的不是真實的材料,而是上周向別的公司推銷時用的材料。當時他羞愧得恨不能找一個地縫鑽進去。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由於一時的粗心大意,他們失掉了這筆大生意。從這件事之後,戴夫·多索爾森總結出了一個教訓:對待顧客要一絲不苟;如果你對顧客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不管你的創意如何新,生意都不會做成的。從此,他在麵對每一個顧客時,不管生意大小,他都力求認認真真地對待。
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的回報。經過不斷的嚐試和挫折,戴夫·多索爾森終於取得了成功,他的創造性銷售哲學推廣到了全美。經過30多年的奮鬥,他終於成了赫赫有名的推銷員和出色的銷售訓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