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可口可樂之父——羅伯特·伍德魯夫(1 / 3)

羅伯特·伍德魯夫,前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擁有可口可樂公司350萬股的最大股東。在他掌管公司大權的60多年中,可口可樂被推銷到全世界,奪得“世界軟飲料之王”的桂冠。

野心勃勃的推銷員

眾所周知,聞名世界的飲料——可口可樂的發明是源於一個藥劑師小小的失誤。可是它的發明者——業餘藥劑師約翰·龐巴頓卻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雖然發明了這種神奇的藥水,但是卻不善於推銷它。因此,約翰·龐巴頓的可口可樂公司僅僅經營了一年就瀕臨破產,加上他本人身患重病,不久便在一文不名中鬱鬱死去。

在約翰·龐巴頓去世之前,亞特蘭大的藥劑師阿薩·康德勒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了可口可樂配方專利和製造銷售權,成為可口可樂的第二個主人。阿薩·康德勒不僅是個藥劑師,還是個精明的推銷員和經營有方的商人。他接手可口可樂之後,立即在配方上加以改進,並從產品形象設計入手,加大宣傳的力度,可口可樂不久就在他的手裏奇跡般地起死回生了。可是好景不長,1917年阿薩·康德勒退休之後,把可口可樂賣給了別人。之後,可口可樂又幾易其手,由於經營不善,不久又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就在這時候,羅伯特·伍德魯夫的父親憑著商人敏銳的眼光,察覺到可口可樂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產品。於是,他在1919年花費2500萬美圓的天價收購了可口可樂汽水廠以及可口可樂專利權,並重新組建了可口可樂公司。

幾年之後,老伍德魯夫年事已高,漸漸地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於是他找回了自己的兒子——羅伯特·伍德魯夫。羅伯特·伍德魯夫1890年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的哥倫布市。曾經接受過嚴格的軍事教育,這培養了他堅毅、果敢的性格。20歲那年他還沒有完成大學的學業,便棄學經商。不久之後,他來到懷特汽車公司做了一名推銷員,很快就以推銷卡車而出名。在接任可口可樂公司時,羅伯特·伍德魯夫剛剛滿35歲,但已經是懷特汽車公司的副總裁了。

羅伯特·伍德魯夫一上任就製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樂!”可是要打開國外市場,深入各國人心談何容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料,且占據著國內的大量市場。再者,各國人民都有不同的口味和習慣,而且可口可樂並不是像服裝、糧食這樣的生活必需品,它隻能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喝不喝都沒有什麼兩樣。外國人會不會放棄自己的傳統習慣而去遷就這種略帶藥味的飲料呢?

他這個計劃一提出,首先在公司內部就遭到了強烈的反對。有人認為他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過一段時間後他自己就會撤銷這項計劃的;有的人說他這是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犧牲全體股東的利益。麵對這些責難,羅伯特·伍德魯夫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既然英國的食品能在國外銷售,像可口可樂這麼好的美國飲料也一定能夠在外國暢銷。在這些反對的人中,尤其以老董事杜吉爾德最為典型。他對羅伯特·伍德魯夫說:“你要考慮清楚,食品與飲料完全不同。人們對食品主要考慮的是營養成分,隻要有營養,他們就會讓自己的口味遷就食品。英國的食品會在外國暢銷,可是我們的飲料卻不行。”可是羅伯特·伍德魯夫卻反駁道:“可口可樂不是普通的飲料,它那獨特的風味會激發人們的好奇心,進而改變人們原有的習慣。可口可樂暢銷國內市場就是一個明證。我相信,外國人也會像美國人一樣愛上可口可樂的。”

來自各方麵的阻力沒有改變羅伯特·伍德魯夫開拓國際市場的決心。為了把可口可樂公司發展成一個國際集團,1926年,他在國外設立了可口可樂公司的銷售部。為了擴大可口可樂在國際上的影響,1928年,羅伯特·伍德魯夫派代表隨美國代表團參加了奧運會,使全世界都知道了可口可樂。

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羅伯特·伍德魯夫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於國內市場。羅伯特·伍德魯夫不愧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他意識到要想擴大銷量就必須注重推銷方式,講究推銷藝術。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他發現,美國國內還沒有飲料的自動售貨機。於是他率先在國內市場上推行了一項創新的活動,那就是采用自動售貨機來銷售可口可樂。這樣一來,在方便顧客的同時,也大大地擴大了可口可樂的銷售量。這一人性化的推銷手段馬上受到了廣大美國人民的歡迎。接著,羅伯特·伍德魯夫又發動了一場鼓勵和協助冷飲小賣部積極推銷可口可樂、打開市場銷路的運動。不久,可口可樂的銷量直線上升,公司的董事會也因此消除了對羅伯特·伍德魯夫的成見。

抓住戰機大發戰爭財

雖然羅伯特·伍德魯夫一心想開發國際市場,把可口可樂推廣到全世界,可是效果卻一直不太理想。在二戰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隻將它推廣到加拿大、古巴、德國等有限的幾個國家。

而與此同時,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被直接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旋渦。緊張的戰事又使可口可樂的經營陷入困境,國內市場的銷量也變得不景氣。羅伯特·伍德魯夫處於內外交困之中,整天坐臥不寧。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一位老朋友的電話解救了他。

這位老朋友名叫班塞,是麥克阿瑟軍團的上校參謀。他剛從菲律賓回國,特意給老朋友打來電話問候一聲。寒暄了幾句之後,羅伯特·伍德魯夫對班塞說:“沒想到你在百忙之中還能想起我,真是讓我感動啊!”沒料到班塞卻說了一句令他又傷心又興奮的話:“我哪裏是想你,我是想你的可口可樂。尤其是在菲律賓,那裏又熱又悶,心情簡直糟到了極點,老想著要是能喝一大桶可口可樂,那該有多好啊!”“沒關係,哪天你有空到我的公司裏來,我讓你喝個痛快。”“我要是一匹駱駝該有多好啊,那樣就可以在駝峰裏儲存一大桶可口可樂,帶到菲律賓去慢慢享用。”班塞風趣地說。沒想到班塞的一席玩笑話,竟給了羅伯特·伍德魯夫靈感,使他茅塞頓開。放下電話後,他思索了大半天:“如果讓每一位海外的士兵都能喝到可口可樂,不僅替我們做了免費的廣告,而且受他們的影響,當地的老百姓也會喝它的。對,就這麼辦!”

第二天一大早,羅伯特·伍德魯夫就趕到華盛頓的五角大樓。他找到了有關的官員,和他們洽談供應前方可口可樂的問題。可是當時國防部官員們正忙於戰事,任憑他說得口幹舌燥也沒有人對他的提議感興趣。一瓶小小的可口可樂能對戰爭起到多大的作用!這些官員們把羅伯特·伍德魯夫的話當做一個玩笑。羅伯特·伍德魯夫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不過他並沒有灰心。既然從官方那裏得不到幫助,那麼就自己製造輿論,“逼”政府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