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4)(2 / 3)

人生像玻璃杯,每個人都像杯中物。走過來的人,不要輕易去碰觸別人的人生,也許一不小心,碎片就割到自己。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悲哀是:把最惡毒、最傷人、最刁鑽刻薄的麵孔和話語,像扔垃圾一樣扔給身邊最親近的愛人,而把和善、笑容、理解、尊重獻給陌生人。你的愛人,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更應該溫暖他、理解他、包容他;傷害他,一定會反作用力傷害到自己。贏了吵架,卻輸掉了愛人。

這個世界不是哪一個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我們自己走路的時候,也要留夠給別人走的路;我們自己得到好處的時候,也不能總讓別人吃虧。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賬本,我們既要算好自己的賬,也要考慮到別人手裏的賬本。有時候,有的人,總是忘不了,就像有的人,總是記不住。

世上有一件永遠虧本的事,那就是發脾氣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成功的人,一般不是才華橫溢的人,而是最能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給人以好感的人。一個人不能改變自己的形象,卻能改變自己的氣質;一個人不能達到理想的高度,卻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人際交往中,善良熱情更容易給人以好感。發自內心地微笑,比禮貌更親切,會給人陽光般的溫暖。

沒有人願意和虛偽、圓滑的人打交道,但是一味地誠實,卻也容易傷害人。所以,生意人講究的是大誠實,即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人,說適當的話。

無論是雞蛋碰石頭,還是石頭碰雞蛋,碎掉的一定是雞蛋。

私下提意見叫補台,當眾提意見叫拆台。

人生的路上,誰的生活都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不要笑話別人,說不定有一天被你笑話的人正是能幫到你的人!做人要給自己留條路,那就是後路,誰也不會完美無缺,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直都是人生得意的。不要把別人的不好當作笑柄!

人們常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遠遠地看見一條瘋狗,雄獅趕緊躲開了。小獅子說:“爸爸,你敢於和老虎拚鬥,與獵豹爭雄,如今卻躲避一條瘋狗,多丟人啊!”雄獅說:“孩子,我問你,打敗一條瘋狗光榮不光榮?”小獅子搖搖頭。“讓瘋狗咬一口倒黴不倒黴?”小獅子點點頭。“既然如此,咱們幹嗎要去招惹一條瘋狗呢?”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汙蔑他。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寒山與拾得二位大師不為世事纏縛,灑脫自在。一日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答:“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懂得寬容,才能放下,懂得放下,才能擺脫萬千煩惱!

有頭公牛被獅子追趕,逃進了一個山洞,洞裏住著一群野山羊。盡管野山羊朝它又踢又頂,公牛還是忍著痛對它們說:“我在這裏忍辱負重,並不是害怕你們,而是害怕那站在洞口的獅子。”——為了逃避大災難,必須忍受小痛苦。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清朝有個宰相叫張英,他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相讓一絲一毫。後來張家人隻好飛書京城向張英告狀。張英在回信上寫了一首詩:千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我們常常原諒那些使我們討厭的人,但不能原諒討厭我們的人。

不敢生氣的是懦夫,不去生氣的才是智者。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上開車,正當他優哉遊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麵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口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張三越想越納悶,越想越生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