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她吃得特別多,沒幾天,把比賽前失去的體重都補回來了。而且,她又開始看溜冰雜誌——找另一場比賽。
接著,放暑假,我和妻帶她去新澤西州的大冒險樂園。
上次去,是兩年前,她不夠高,不能坐雲霄飛車。所以去之前,她就念:“我這次要坐雲霄飛車。”
有意思的事又發生了,在排隊走向雲霄飛車的路上,我牽著她的手,發現又變涼了,就像她參加比賽前一樣,她開始問東問西:高不高?快不快?為什麼隻能一人坐,不能並排坐?
我知道她在害怕、在猶豫,但她還是堅持到底,硬著頭皮坐了下來。
我坐在她後麵,聽見她尖叫。又在到站之後,扶她出來。
她笑得好開心:“不怎麼樣嘛!不可怕嘛!”
我又從她的眼裏看到那句話——
哇,總算結束了!哇,我活著回來了!
“我活著回來了!”
今天我在NOVA節目中,再次聽到這句話,是由一群攀登喜馬拉雅山巔峰好手的口中說出來。
1996年,一位攝影師,冒死跟隊拍攝,拍這群人怎麼一段一段紮營,終於攀上巔峰。
到了接近峰頂的地方,空氣稀薄得使人漸入昏迷,當山下的人用無線電要登山者複述一句話的時候,雖然是簡簡單單幾個字,也可能說不出來。
登山者開始咳嗽,肺裏產生濃稠的粉紅色液體,使他們呼吸愈來愈困難。
幾個人急救無效,死在途中。
但是剩下的人,仍然堅持到底,終於攀上巔峰。
看那紀錄片,我心想:何必呢!這景色,我每次坐飛機過阿拉斯加時都能見到,沒什麼稀奇,你們何必賣命呢?
但是我也想到我女兒,那些溜冰賽的選手,還有網球場邊哭泣的小男孩。
我發現人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超越自己的衝力。不為吃,不為喝,不為錢,不為性,隻為了要超越,使自己達到極限。
就是這種力量,使人能成為人,世世代代、千年萬載地演化、進步,達到文明燦爛的今天。
想起世界賽跑名將邁克爾·約翰遜的一段話——
在起跑線上,我兩手伏地,蓄勢待發。讓身體每個部位一起對抗壓力。我視壓力為最好的朋友,所有造成壓力的大挑戰隻有更增強我的意誌力。“這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賽嗎?”“是的!”“你有什麼可輸的呢?”“我所有的一切!”“你非贏不可嗎?”“是的!”
各位朋友,你怕壓力,怕比賽,怕挑戰嗎?
請細細咀嚼以上的故事。
【談忍耐】
他在行刺成功之後,
為了怕家人受連累,
居然把自己的臉皮剝下,挖出眼睛,
再剖腹,拉出自己的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