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斯金納
出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
生卒年:1904-1990年
曆史評價
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行為主義學派最負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學史上最為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學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療中仍然被廣為應用。
1904年3月20日,斯金納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的一個車站小鎮。斯金納從小喜愛發明創造,富有冒險精神。他15歲時曾與幾個小夥伴駕獨木舟沿河而下,漂流300英裏。他還試製過簡易滑翔機,曾把一台廢鍋爐改造成一門蒸汽炮,把土豆和蘿卜當炮彈射到鄰居的屋頂上。
相關鏈接
斯金納箱
作為一名實驗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理論發現是從動物學習的實驗開始的。他設計了一隻被稱為“斯金納箱”的實驗裝置,裏麵裝著一隻饑餓的老鼠,一根控製杆連係著食物箱。老鼠在箱子裏活動,每壓一次控製杆就能得到一顆食物。這樣,老鼠不斷地壓控製杆,不斷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學會”了這種取食方法。在這裏,取到食物就是對老鼠操作控製杆的一種強化。隨後,斯金納重複對鴿子、貓等動物進行類似的實驗都證明,及時地給予報酬、強化,是促進動物學習的主要因素。
1922年,斯金納進入漢密爾頓學院主修英國文學並開始從事寫作。由於他對動物和人類的行為深感興趣,因此他曾選修過生物學、胚胎學和貓體解剖等學科。在生物學教師的指導下,他閱讀了洛布的《腦生理學和比較心理學》、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等科學著作,還閱讀了羅素的《哲學原理》、華生的《行為主義》。這些著作對他日後的學術成就產生了巨大影響。
斯金納箱
1926年,斯金納從漢密爾頓學院畢業,轉入哈佛大學心理係,專修心理學,師從當時著名的心理學家E·G布林。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他為自己製定了一張極嚴格的日程表,從早晨6點至晚上9點的分分秒秒幾乎都用來鑽研心理學和生理學。他不看電影不看戲,謝絕一切約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斯金納於1930年獲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又獲心理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在該校研究院任研究員。1936-1944年任明尼蘇達大學講師、副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美軍秘密作戰計劃,采用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方法訓練鴿子,用以控製飛彈與魚雷。1945年,出任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係主任。1948年,重返哈佛大學,擔任心理學終生教授。
——傳世佳言——
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幹二淨時,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
斯金納在心理學研究方麵的成就卓著。他發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規律。他設計的用來研究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實驗裝置“斯金納箱”,被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廣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學的鴿子實驗室名垂青史。根據對操作性條件反射和強化作用的研究發明了“教學機器”並設計了“程序教學”方案,對美國教育產生過深刻影響,被譽為“教學機器之父”。為表彰斯金納在心理科學方麵作出的重大貢獻,1958年,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卓越科學貢獻獎”,1968年,他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這是美國最高級別的科學獎勵。1971年,美國心理學基金會授予他一枚金質獎章。1990年8月10日,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心理學畢生貢獻獎”榮譽證書。8天後,即8月18日斯金納去世。
斯金納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來發表了百餘篇論文和12本專著。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有機體的行為》(1938年)、《科學和人類行為》(1953年)、《言語行為》(1957年)、《強化程序》(1957年)、《教學技術》(1968年)、《關於行為主義》(1974年)。這些著作全麵闡述了操作行為主義理論和這種理論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他還用操作行為主義理論闡述社會生活問題,出版了小說《沃爾登第二》以及《自由與人類的控製》《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年)。這些作品曾在美國社會中引起巨大反響和激烈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