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2 有自信,故樂觀(2 / 2)

王之渙見沒有唱到自己的詩歌,雖然有些不快,但是很快就坦然道:“這幾個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歌女,所唱不過是‘巴人下裏’之類不入流的歌曲,那‘陽春白雪’之類的高雅之曲,哪是她們唱得了的呢!”

於是,他用手指著幾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個說:“到這個歌女唱的時候,如果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就不和你們爭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詩的話,甭客氣,二位就拜倒於座前,尊我為師好了。”三位詩人說笑著等待著。

一會兒,輪到那個梳著雙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得意至極,揶揄王昌齡和高適說:“怎麼樣,我的詩歌豈是凡夫俗子可唱得的?”三位詩人開懷大笑。

王之渙的詩歌大氣磅礴,在當時傳頌一時,他的這首《涼州詞》比歌女之前所唱的更是高出一籌,因此他在這兩位詩人麵前連失兩局依然能夠非常自信。如果他隻是一個無名小卒,或者雖然名氣也很盛卻沒有一兩首出類拔萃於高人之作的詩歌,斷然不敢下此語,否則就成了狂妄之徒,而非達觀。

王勃在滕王高閣上毫不推讓,揮筆而就,同樣因他胸中有千言,所以才能自信不會貽笑於大方之家,而他的賦果然字字珠璣,不僅獲得滿堂喝彩,也為滕王閣增添了一段佳話;李太白自詡天生我材必有用,敢鳳歌笑孔丘,而不會被人所笑,就因為他知道自己有謫仙之才,是個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酒中仙;謝靈運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天下才共用一鬥。”豪邁狂放,同樣放眼天下,其才智罕有人匹。

梁漱溟先生針對當時的環境,說:“若從前後左右通盤觀測,定能於中國前途有很深的自信;隻可惜多數人弊於眼前,沒有這眼光罷了!”他認為,當時的種種跡象其實已經表明中國應該走的是哪條路,那就是鄉村建設。這條道路的可行性是他在對中國各方麵的情況進行了考察之後得出來的結論。雖然中國後來並沒有真的按照梁漱溟先生所設想的方式去走,但是他的結論,他的自信,都是有根有據的,並非是胡謅出來自欺或者欺人的。

有眼光的人,總能接近事情的真相,因此作出判斷時才能極為自信。不過,並不是誰都能夠擁有這份自信的,至少要對自己的才識有清醒的認識,要有對時事有明晰的判斷;否則就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誇誇其談可以,一旦真的與現實碰撞,便隻能丟兵棄甲,為後人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