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地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錯事而改變。

喜歡自己,肯定自己,悅納自己。

生活不是一場必須拿滿分的考試

在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真實案例:

一個男孩高考期間因為生病,沒有發揮好,成績不理想,結果沒能被他向往的北京大學錄取,而是被錄取到另一所重點大學。為此,他十分痛苦。而實際上,男孩所在學校考入重點大學的學生不到10%,男孩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男孩還是覺得他讓家裏人都失望了,並因此悶悶不樂。

這種人的活法也正是應了那句流傳千年的老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先說“心比天高”,是因:這種人把獲得看得高於一切,自認為隻要自己看中的東西就必須一股腦地全部收入囊中,為此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再說“命比紙薄”,是果:什麼也沒拿到,倒把自己折騰得上氣不接下氣,直至身陷囹圄。

也正是基於此,有心理學專家如是諄諄告誡說:“在人生競技場上,不要總是把第一個撞線當作是最大的光榮。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於是,就將永遠向前。可在生命的每個階段,第一的誘惑總在眼前,於是生命就會變成勞役。”

想想也是,幾乎每一次,站在第一個位置上的人都絕非永遠就定格了勝者的姿態,相反隻不過是短暫一時的風光罷了,更賭不來一生一世的順暢。時代的風向總是在轉變,那些被吹走的名字,往往正是屬於站在隊列最前麵的人。爭第一的人,眼裏總是盯著對手。也許,每一場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的時候,當看著自己身上的一個又一個傷口,頓時會有觸目驚心之感,更有甚者還會因此而迅速凋零生命之花。如此,又是何苦呢?反倒不如適時地退後一些。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隻不過是在和自己進行賽跑而已,在那條長長的人生道路上,追求更好遠遠強過追求最好。

一位成功人士非常喜歡獅子。他時常對別人說:“跟凡事都喜歡追求十全十美的人類相比,獅子簡直是太懂得空白的妙處了,它幾乎就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甚至可以說是一位睿智的哲學家。”

有人覺得奇怪:“獅子在這位成功人士的眼中怎麼如此高尚呢?”

其實,讓這位成功人士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獅子如何勇猛地格鬥、如何瘋狂地捕食,反倒是獅子在吃飽喝足之後的那副與世無爭、懶洋洋打瞌睡的樣子。

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使是一隻口中美味之類的獵物從獅子的身邊跑過,或者說是“調皮”地抓撓獅子的爪子,它都不為之所動……

知道獅子為什麼會如此的無動於衷麼?假如說獅子會說話,它肯定會打著嗬欠吐出這麼一句來:“咳,我已經吃得飽飽的了,不再需要什麼食物了。”

看看獅子,反過來看我們人類,那就大大的不同了:人類往往喜歡沉迷於自己的貪欲之中而不能自拔,即使是肚子早已經吃得實在是撐不下去了,還總想著再往嘴巴裏麵塞進去一塊肉,或者是趁著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往手心裏攥一些東西。最終的結果總是這樣的:在拿著我們有限的生命與精力去瘋狂地追逐無限的世界與空間的道路上,無可奈何地或沉淪或掉隊或死亡在通往終點的路途中。

既有些可悲也有些無奈。何必呢,非要強迫著自己,把本來可以快樂的人生變成了痛苦淒慘的人生,把本來可以輕鬆的人生變成了沉重煩瑣的人生,把本來可以健康的人生變成了體弱多病的人生……

知道獅子為什麼進退自如嗎?因為它們善於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空白。知道人類為什麼舉步維艱嗎?因為我們喜歡給自己的生命增加過多的包袱。

會不會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空白,往往演繹了兩種迥然不同的生命姿態。

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滋潤一點,如果你想得到別人更多一些的讚美,那麼在你緊走慢趕地不停追逐著的過程中,就一定要把握住一個“度”——把驅使自己不斷進步的那一股動力,控製在一個最為完美的狀態之中……

即便是“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這一點”,但在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定有著自己所能夠達到的最高高度,而並非一定要求自己必須超過某人、必須達到某一程度或者某一目標。很多時候,隻要盡自己所能了,也問心無愧了,那麼最終到底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其實並不重要。

誠然,人活於世,必須把自己的奮鬥目標定得高遠一些,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必須及時地了解和承認自己的局限,然後接受自己的這些局限,從而讓自己更加清醒,以便在突然或者必要的時刻及時地扭舵轉行,增強駕馭人生的能力。這樣,便能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更多更廣的成績,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實與飽滿。

生活不可能完美無缺,也正因為有了殘缺,我們才有夢,有希望。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而付出我們的努力時,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

生活不是一場必須拿滿分的考試,生活更像是一個足球賽季,最好的隊也可能會輸掉其中的幾場比賽,而最差的隊也有自己閃亮的時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比賽。當我們能繼續在比賽中前進,並珍惜每場比賽時,我們就贏得了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說,我們向往完美,但絕不可凡事要求完美,否則就隻能是永無止境地修改,而最終也達不到完美的地步。

沒必要對他人的成功表現出不安

人生與事業的高峰並不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那麼完美,“會當淩雲頂,一覽眾山小”的輝煌瞬間也有不盡的無奈。所以要攀登人生的高峰,就需要克服一切困難和折磨,告別一切的雜亂思想,心中僅存著奮鬥的欲望和向上攀登的勇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專心致誌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拋棄了其他的機會、其他的誘惑。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做到的,許多人即使奮發努力地追求,最終仍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於是便放棄了自己的理想,甚至轉而朝其他方向努力了。隻有少部分人堅持自我信念,繼續為此奮鬥不已。但是,成功的人永遠都是極少數,其中不乏達到目標後卻發現擺在麵前、拿在手中的並不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於是,原來的一切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懷疑努力的方向錯了,失落和猶疑油然而生。

有一個身有殘疾的青年,父母是著名的登山愛好者,曾經攀登過許多世界聞名的高山,風雪中到處留有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年輕人從小受到父母親的影響,期望有朝一日能夠像父母一樣從事登山事業,享受登上山巔的興奮和喜悅。為此,他雖然身體有所不便,但還是堅持體能鍛煉,堅持做各種必要的準備。

不幸卻不期而至。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馬紮羅山時,遇到了大雪崩,意外葬身雪山峻嶺。父母的突然離世讓他悲痛欲絕,打擊也是沉重的,因為父母還有很多心願未了,還有許多宏願等待完成。他多麼希望自己是個健康的人,他多麼希望自己有著強壯的體魄,這樣他就能去完成父母的心願。看著自己的身體,他不甘心,他相信隻要自己努力,一定會有那麼一天。於是,他每天繼續身體鍛煉,同時開始進行登山訓練。

他從比較低的山爬起,逐漸向陡峭的山邁進。這件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社會上的相關人士還給予他一定的資金支持。

就這樣,他先後攀登了各種各樣的高山,最讓他欣慰的是他登上了父母喪生的乞力馬紮羅山。爾後,他開始攀登人生的最後目標,也是他父母的目標——喜馬拉雅山。

當他站在雪山之巔的時候,當他向父母的在天之靈祈禱的時候,他突然間感到前所沒有的困惑。就在社會各界對他歡呼讚歎的時候,卻傳來了他自殺的消息。

他在遺書中寫道:我終於完成了父母的心願,可是對於今後生活我卻沒有了目標。我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我很困惑,我不快樂,所以我選擇離開……

人生目標是指引人前進的動力和燈塔,一旦原有目標實現,而下一步目標尚未建立,人就會陷入困惑,不知從何再次做出正確的選擇,不知道今後的路究竟該怎麼走。在思想和行為的空當期,人會表現得落寞、孤寂,如果不能及時做出調整,就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深淵。人生有著大目標和小目標之分,每兩個目標的接洽處會留有一小段空白,這段空白需要卓越和堅強的意誌以及理性和睿智的分析,還有重新確立目標、繼續挑戰自我的勇氣。

由此可見,確立目標不難,實現目標雖然困難但也不是不能實現,最困難的是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知道通過什麼方式去得到,知道自己達到目標後的下一步打算。無論你的目標是宏偉的事業發展規劃,還是普通的職場晉級規劃,都值得去認真地考慮。要清醒地了解自身的能力和條件,要認真地分析自己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隻要是你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你真心的願望和理想,即使不符合人們觀念中的優秀標準也沒關係,隻要按著自己的內心想法去做就是最好的。

成功者有令人感歎的優秀人生,平凡者有心安理得的良好人生,陽光大道可以通向羅馬,林蔭小路也可以通向聖地,殊途同歸。心理素質好、意誌力堅強的人可以做大事情,心理素質差、意誌力薄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良好的人生更符合芸芸眾生的生存現實,隻要自己很快樂,隻要自己不痛苦,就沒有理由去貶低、去懷疑。

相比之下,那些在攀越了理想頂峰之後,向上看不到雲端,向下已經看不清來時之路或者根本感受不到喜悅的人,和那些停留在半山腰,卻能夠感受到身邊風景、享受到喜悅的人,哪種人生更加符合內心的需求就一目了然了。

麵對他人的成功可以表現你的欽佩和讚賞,但沒有必要表現出不安。無論何時,無論是何種處境,隻要做到良好就行,自我輕鬆的同時周圍的一切都是輕鬆的。

各方麵都良好,也是完美的人生

生活中,有多少反複就有多少無常,沒有誰能計算得清楚,“得之東隅,失之桑榆”,想處處都能得,處處都能如意,隻是一廂情願的理想罷了。

有一位女子,從小就聰明可人,長大以後更是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讀高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尚好。高考的時候,老師向她推薦了幾所比較有挑戰性的學校,沒想到被她拒絕了。她報考了一所師範院校。在大學裏,她學習成績優異、工作能力強、待人接物大方得體,各方麵都是出類拔萃的。身邊自然少不了狂熱的追求者,但是都被她婉拒了。

畢業求職的時候,她並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千方百計地去留校,或想方設法爭取謀一個好職位,而是去了當地一個普通的初中,做起了教師。工作中她認真負責、平易近人,深得學生的愛戴,不久就被評為“模範教師”。

到了結婚的年齡,有很多男士想與她結秦晉之好,有的一表人才,有的腰纏萬貫,還有的事業有成。她沒有單純的憑借外貌或者錢財作選擇,而是向一個外表平凡、沒有太高的社會地位和家庭背景的男士拋了繡球。這個小夥子踏實肯幹,為人誠懇,好學上進。經過一年的戀愛,他們最後結婚了,生活甜蜜美滿。由於,她丈夫工作業績突出,很快便得到了升遷。她自己很快做了母親,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

很多人知道了她的經曆後,都不解地問她為什麼一次次放棄了“更優越、更有價值”的東西。

她微笑著說:“其實很簡單,優秀者畢竟是少數,所有的都是優秀也是不可能的。若是如此,人就應該要後退一步,各方麵都選擇接近優秀的良好狀態。這樣沒有過高的壓力,能夠輕鬆自如地生活,能夠微笑著麵對人生。如果一個人各方麵都是良好的,那麼他的人生也可以被認為是完美的!”

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若不切實際地緊緊盯住“優秀”,一心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人。他的心態首先是不健全的,找不準自己的定位,過高地估量自己,設置一個達不到的平台去走人生之路,到頭來一切也隻是空想罷了。

不要奢望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應該自己擁有,更不要奢望自己一定能夠做到盡善盡美。茫茫人海中,大多數人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達到。設身處地想一想,有一個快樂的心態,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份安穩的職業,能夠受到他人的尊敬,能夠盡享天倫之樂,這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何況,還有很多人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是缺失的。

不要用自己的雙手,給自己築就災難。為自己選擇一條適合的、輕鬆的道路,盡情地享受生命中的所有。我們可以去挑戰極限,但與此同時,更要對自己有所了解,對自己所要的生活狀態有清晰地認識。如果我們有這個能力就要去做,並且把它做到最好;假如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就不要拿著雞蛋碰石頭,到頭來弄得自己遍體鱗傷。

讓積極樂觀成為生活的主旋律,培養自信和積極態度的同時,更要注重自我的平衡與調整。隻要能夠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按照自己的標準去選擇,有一種良好的心態,有一種對生活的良好要求,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裏就是優秀的!

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踏踏實實地走好腳下的路。點滴的喜悅裝飾了我們的生活,每天做出一點點,每天奮鬥一點點,尋找一點點快樂的源泉,拒絕一點點的不幸。於是,我們的生命中就會有進步和收獲,我們的生活就會充實和自如。個人的心態平和了,就能夠客觀地看待世間萬物,就能夠自強自立,就能尋找到生命的真正本質。

平常心並不是茫無目標,無所追求,無所事事,飽食終日,而是一種生活豁達的態度,是一種變相的精神和不屈的動力。在現實中不忘記努力,在努力中並不盲目地追求優秀,找好自己在人生路上的坐標,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坦然、更加灑脫。

想想有沒有比“那件事”更糟糕

在一次工程坍塌事故中,一位年過五旬的工人,左腿被砸在了鋼筋水泥下。

3個小時後,為了挽救他的生命,醫生不得不當場鋸掉那條左腿,痛苦的場麵讓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第二天,當報社的記者來到醫院采訪工人的時候,卻見他的情緒狀態很好,而且還樂觀地說道:“那時,聽說要鋸腿,我也快嚇暈了。但轉念一想,隻有這樣才能挽救我的生命啊,也就放開了!要知道,和那些在事故中死去的夥計們相比,我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還有啥可抱怨的呢!”

很平凡的故事,很簡單的話語,但卻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要以為自己撞上了黴運,其實和別人比較起來還沒那麼嚴重,因此沒必要為此哭天搶地。

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在幹些什麼吧:

你在抱怨世道不好,你在抱怨就讀的不是名校,你在抱怨午間的工作餐簡直不是人吃的,你在抱怨沒有一個有錢有權有勢的老爸,你在抱怨工作環境差、薪水少,你在抱怨空懷一身絕技但卻沒有人賞識……

或許,在你看來,這些都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因此必須痛罵社會甚至是自我責備。但問題是,即便你再怎麼愁苦不已或者唉聲歎氣,事情也決計不會因而就改變的,相反隻會改變你自己以及接下來的生活,讓你帶著滿身的傷疤去黯然神傷,直至被痛苦給整個地控製或者是挾持了。

除了讓你自己更加鬱悶之外沒有一丁點兒的好處。如此的話,倒不如趕緊想開一些,用“事情還沒有那麼糟糕”的樂觀心態來和自己玩一把“幸福的遊戲”,時刻不忘提醒自己是幸運的和幸福的。

在心理學家看來,有了抱怨也不要緊,隻要能夠及時地在心中默想讓自己最幸運、最幸福的事情,就可以讓幸運和幸福的感覺瞬時充溢心間,這樣就不會讓痛苦和煩惱停留得太久,從而永葆快樂的心靈。

有一個成語叫“習而不察”,意思是說當人長期處於某種情況下時,由於太熟悉了,就會因為習慣而麻木乃至沒有感覺了。同樣的道理,幸運和幸福也是需要不時提醒的,否則的話就會很容易地被我們忽略掉了。

所以,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比如:

在倒黴的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趕緊提醒自己“事情還不算糟糕,我還有許多機會”,不要讓悲觀的情緒影響了心情,影響了可以從容應對的生活;

在遇上年邁的父母一個勁兒地嘮嘮叨叨的時候,我們應該趕緊提醒自己“有父母健在已經很幸福了,這也要比失去他們要好上一萬倍”,不要讓聒噪的情緒影響了心情,影響了原本暖意濃濃的生活;

在寒冬臘月如期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趕緊提醒自己“寒冷也算不了什麼,可以喝到熱熱的果汁,可以快樂地去滑雪,可以躲在溫暖的被窩裏”,不要讓膽怯的情緒影響了心情,影響了同樣充滿樂趣的生活,而不要等到抱怨徹底充斥心間了才想起來幸運和幸福。

事實上,及時的提醒幸運和幸福不但可以讓人永遠清醒而且還會產生許多積極的影響,最為簡單而且普遍的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養成一個幸福的習慣。比如,每天早晨起床之前,不妨先默默地把與有關幸運和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腦海中播放一遍,同時在腦中描繪出一天可能會遇到的幸運和幸福的藍圖,然後愉快地對自己說:“真好,幸運和幸福的一天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