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二十一年(8O5),德宗去世。死後葬崇陵(今陝西涇陽西北4O裏的嵯峨山),諡為“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
德宗宮廷鬥爭內幕
女婿為何成啞巴
德宗皇帝即位以來,有意在宮廷裏倡導一種儉約克己的風氣。於是,皇室貴族乃至整個上流社會的,風流無羈之風終於不再成為一種時尚。
貞元三年(787年),皇帝的姑母、太子妃的母親郜國大長公主和幾位現任官員的私情被人揭發。有人向皇帝密告,說是在彭州司馬李萬做了長公主的情夫之後,又有太子詹事李升、蜀州別駕蕭鼎和豐陽令韋恪,相繼和長公主有染。這件事著實氣壞了生性刻板的德宗皇帝,盛怒之下,他先派人把長公主帶回皇宮幽禁起來。然後,又把皇太子李誦從少陽院叫到他的寢殿當麵訓斥。更嚴重的是,皇帝幾乎為這事下了廢儲的決心。
事實上,有關郜國大長公主私生活方麵的種種傳聞,早在一個多月前,宰相張延賞已經悄悄地和皇帝說起過。當時,張延賞的密告隻涉及了李升一人,而皇帝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年老的姑母何以會同這年輕的禁衛軍官有什麼瓜葛。因此,德宗便委托李泌對李升和郜國大長公主的關係進行調查。李泌知道李升的父親李叔明曾經是張延賞的政敵,所以斷定,張延賞的密告是對李升的有意中傷。盡管如此,李泌還是把李升調離了禁衛軍,改任他為太子詹事。看得出,李升的那次調任,其實是李泌出於保護東宮的考慮而做的安排,目的在於盡量使皇儲遠離一些重大的是非。
然而,當長公主的風流官司再度引起德宗的注意時,皇太子作為長公主的女婿,縱然再不知情,恐怕也很難擺脫幹係了。就在皇帝得到密告的同一天,李泌受召匆匆來到紫宸殿。德宗把長公主的事告訴李泌之後,忽然又提出舒王李誼的近況。言語間,明顯地流露出另立舒王做太子的意思。
舒王李誼是德宗的弟弟昭靖太子李邈的長子。大曆初年,李適把李誼認作自己的長子。那時,李泌剛從恒山返回代皇帝身邊做謀士,住在大明宮內的蓬萊書院,所以對皇帝的家事,甚至於其中的一些細節,都知道得十分清楚。不知德宗是忘記了這一點,還是被太子妃娘家的醜聞氣昏了頭,當李泌表示對他廢子立侄的念頭感到極為震驚時,皇帝竟勃然大怒地反問他:“你怎麼膽敢離間我們父子!誰告訴你說舒王是我的侄子?”李泌詫異道:“這不是陛下自己對臣說過的麼?”接著,李泌繼續說:“從貞元元年起,太子基本上一直住在少陽院,就在陛下您的身邊。三年來,他深居簡出,從不和外人來往,也從不過問別人的事情,可見他不曾有過什麼陰謀禍心。臣敢以家族的性命擔保,太子對他嶽母的事是毫不知情的。如今陛下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尚存疑慮之心,一旦改立舒王為皇儲,隻怕會添更多的猜疑。如此猜疑下去,不是重要演建寧王和太子瑛的悲劇麼?”李泌聲淚俱下,苦勸德宗放棄廢立的念頭。這時,情緒激動的德宗皇帝總算漸漸地平靜下來。他答應李泌說,廢立的事暫不做最後的決定,等他仔細考慮一天之後再說。
太子在浴堂殿受訓時,雖然當場表示過要和太子妃蕭氏離婚,但他同時也已經預感到自己處境的不妙。很快,他得知皇帝召李泌去了紫宸殿,似乎是在商議和自己有關的重大事情。於是,他更加惶惶不安地等待著命運的判決。李泌剛一離開皇宮,太子立即派人驅車直奔光福坊,到李泌的私第去探聽消息;而李誦本人,似乎已做好了飲藥赴死的準備。
派到李宅去的使者沒有給太子帶來什麼壞消息。接下來的一天裏,大明宮內的氣氛也一如往常。到了第三天,皇帝一早便降下宣頭,吩咐在西閣門值班的宦官打開延英殿的殿門,準備按照議政的規矩,在那裏單獨召見李泌。德宗見了李泌,淚漣漣地撫著他的背脊歎道:“若非你前日懇辭勸朕,朕今日必定悔之無極了!”
八月十四日,禦史台根據皇帝的詔令,對李萬等人進行了判決,宣布將李萬杖死,李升、蕭鼎、韋恪以及長公主的五個兒子,統統流放嶺南及各邊遠地區。三年後,唐肅宗最小的一個女兒郜國大長公主,在禁中幽禁她的居所抑鬱而死。
此後的十幾年間,皇宮裏一直比較平靜。貞元四年(788年)被立為賢妃的韋氏,以其極合規矩禮法的言行,在後宮樹立了一種典範;太子也以他的仁孝謹慎,未使儲位再臨風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貞元二十年(8O4年)的仲秋,皇宮裏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四十四歲的皇太子李誦突然患了風疾,從此臥病失音。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宮中像往年一樣舉行元旦朝賀大典。包括親王和其他姻親在內的所有皇室成員,都按時入宮向皇帝恭賀致禮,人群裏獨獨少了皇太子李誦。德宗皇帝在一片歡呼聲中想起了病榻上的皇太子,不禁悲從中來,一時間老淚縱橫,不住地欷噓長歎。元旦慶典結束後,六十四歲的德宗皇帝也一病不起。
沒有人向外界通報皇帝的病情,東宮的情形也幾乎無人知曉。內廷的宦官們約好了似的,對兩宮的健康狀況諱莫如深。一連二十日,皇宮裏隱隱籠罩著一種不祥的神秘氣氛。
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在會寧殿崩逝。有人隨即想在遺詔上做文章。奉召到金鑾殿起草遺詔的翰林學士衛次公,以強硬的口氣堅持按皇長子為嗣皇帝的原則擬定遺詔,於是,有關遺詔的陰謀沒有成功。
正當衛次公和鄭糸因在金鑾殿討論遺詔的事情時,穿著紫衣麻鞋的皇太子,突然出現在大明宮的西北宮門九仙門外,召見右神策軍、右羽林軍和右龍武軍各軍使,向眾人昭示嗣皇帝地位的不可動搖。
德宗的靈柩遷到西太極殿後,正月二十六日,皇太子於柩前即位。遠處的侍衛們紛紛企足引頸向他望去,然後喃喃自語道:“真天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