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唐太宗李世民(1 / 3)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54年),陝西武功人,著名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隨父起兵

公元599年1月(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在陝西武功縣的一個官僚家庭,生下一個嬰兒,其父李淵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濟世安民”,故取名“世民”。這就是後來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

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表兄弟,早年他作過幾任郡太守,後來被調到中央作殿內少監,管理皇室的衣食住行,後又改任衛尉少卿,負責宮廷保衛。李淵長期周旋在皇帝的周圍,李世民自幼聰明能幹,頗得父親的喜愛。李淵宦遊各地,李世民常常跟在身邊,使他有機會親眼目睹隋帝國興盛衰亡的現實。

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末,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次年瓦崗軍占領了洛口,上百萬大軍圍困洛陽。隋煬帝逃往揚州再也不敢回去了。各地農民幾乎全都參加了起義隊伍。隋朝地方官見大勢已去,也紛紛自樹旗幟,宣布獨立。太原是北方重鎮,如今成為起義軍包圍下的孤島,甚至白天都關閉著城門。李淵心裏明白,隋朝的滅亡為期不遠了,起兵反隋勢在必行。但是一來他怕突厥自北方抄其後路;二來他的家屬除李世民外都不在太原,所以他遲遲不敢立即采取行動。大業十一年李世民應征入伍參加“勤王行列”,親眼看到國家的衰敗和人民的怨恨。李世民積極地招兵買馬,收攬豪傑,再三督促父親早日掀起反隋大旗。李淵這時也向突厥稱臣,得到突厥的支持。這時他的家屬也陸續來到太原。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李淵把他的軍隊分為兩部,一部由長子李建成統領,另一部由李世民統領,自太原出發,沿汾水而下,渡黃河,直撲長安。沿途農民起義軍紛紛加入隊伍。李世民的部下馬上發展到十三萬人。這年11月,長安攻陷,煬帝之孫楊侑被李淵擁立為帝。李淵自己以大丞相掌握國政。次年,煬帝在揚州兵變被殺,李淵廢楊侑而自立國號為唐,改元武德。中國進入一個新朝代。

唐政府第一個對手是西部近鄰。京城豪族薛舉公元617年起兵反隋,攻占周圍地區,士兵發展到三十萬人,其中有許多隋朝牧場的牧奴。唐建國後,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統兵征討薛舉。經過兩次交戰,付出巨大代價,才把這一政權消滅。唐政府解除後顧之憂。

但此後不久,東方形勢大變,唐帝國麵臨的局麵更加嚴峻起來。公元618年突厥慫恿占據馬邑(山西朔縣)的傀儡劉武周統兵南下,席卷今山西地區。李淵見形勢嚴重,主張放棄河東堅守黃河,李世民卻極力反對這個意見,主動請戰要精兵三萬,保證收複太原,李淵同意了。李世民率眾在11月份踏著堅冰渡過黃河,進駐柏壁,與劉武周主力宋金剛部相持。次年四月,宋金剛糧盡撤退,李世民全力出擊,在介休雙方大戰,宋金剛大敗,與劉武周逃入突厥後被突厥處死。唐帝國收複太原,轉危為安。

消滅劉武周後,唐帝國將兵鋒指向東方的鄭國,公元62O年李世民統帥各路人馬進攻東都,河南郡縣相繼降服,洛陽在包圍中。占據河北,自稱夏王的竇建德為保全自己,接受占據洛陽的隋將王世充的求援,親率大軍十萬援救東都。李世民果斷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攻東都,另一路進駐虎牢,把守要塞,擋住竇建德的路。雙方相持兩個月左右,竇建德疲遝起來。公元621年5月李世民利用竇建德召見群臣的間隙,發動猛烈的攻擊。竇建德戰敗被俘,被牽至洛陽城下。王世充絕望了,隻好開門迎接李世民。

7月,李世民凱旋回京。李淵下令將竇建德和其他農民起義軍領袖綁赴刑場殺頭示眾,其他部屬發配邊疆,同時下令竇建德的部將限期到達長安報到。這就迫使竇建德的部屬不得不重新拿起武器進行戰鬥。他們推舉劉黑闥為首領,糾集一百多人突然占領潭南縣城,竇建德散在各地的部屬也紛紛響應。半年中,全部占領原來的領土。李淵無奈,再派李世民前去鎮壓。經過幾次戰役,劉黑闥戰敗,逃入突厥。等李世民撤軍後,劉黑闥依靠突厥的力量又打回老家來,並且再度占領原來的地方。最後李淵改派李建成去鎮壓,李建成采納魏征的建議把俘虜全部放回。這些俘虜回到劉黑闥營中散布消息:“你們的家眷都回去了,你們也回去吧!”劉黑闥的士兵果然紛紛離去,甚至捆綁首領投降唐朝。劉黑闥漸漸不能支持。隻好向北逃竄,後終被部將所捕,送往唐營被殺。

玄武門事變

全國雖實現了統一,但唐皇室卻醞釀著一場尖銳的鬥爭。

李世民兄弟四人。長兄建成即太子,李世民第二,三弟玄霸。少年早死,四弟元吉封齊王。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策劃者,進攻長安的先鋒,削平群雄、統一全國的主帥,因此深受父親的喜愛。但在公元621年,父子之間出現了裂痕。這一年李世民率大軍出征,一舉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兩支大的封建割據勢力,進入東都後,他采取的許多重大措施未能按李淵的意旨。尤其見他把王世充和竇建德的部屬歸於麾下,使他的實力威信大大提高,李淵因此而悶悶不樂。

隨著天下大定,年近花甲的李淵沉緬於酒色,拒絕進諫,好聽一些嬪妃的話,在嬪妃的挑唆下,李淵漸漸疏遠了李世民。再加之624年全國已統一,做為軍事統帥的李世民已漸漸失去作用。建成繼承帝位便確定無疑了。但李世民的威望卓著,在他的周圍有一大群虎將,形成一個牢固的集團。他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擋住了李建成通往帝位的道路。

李建成的親信魏征勸建成早早除掉這棵大樹,李建成采取兩方麵的措施:一是利用太子地位,積極擴張實力,培養親信;二是挖秦王的牆角,對秦王的幕僚,能拉則拉之,不能拉則鏟除。務必把秦王府的一班人瓦解,然後再除去秦王。

公元622年劉黑闥第二次起兵,李淵這次派李建成消滅叛匪。建成不費吹灰之力,平定叛亂,並收羅一些爪牙。

公元624年,李建成廣招武士屯住東宮附近。這年夏天,他利用李淵赴仁智宮避暑,自己留守長安的機會,企圖發動兵變,殺死李世民。由於被人告發,李淵幾乎廢掉他的太子地位,李建成也收斂了些。

公元626年的一天夜裏,建成召世民飲酒,世民回家後突然心頭絞痛,吐出大口大口的鮮血。李淵聞訊,親自到住所探望,這時他才覺察出他們兄弟之間的鬥爭十分尖銳。於是決定讓李世民駐守洛陽。建成知道洛陽是世民的老巢,李世民回洛陽無異於放虎歸山。於是活動李淵的寵臣讓李淵改變主意。這時突厥入侵,建成讓李元吉帶兵,統帥秦府官兵。

6月初的一天,秦王李世民的廳堂裏擠滿一些人,李世民正中坐,麵色陰沉。他的妻兄長孫無忌說:“太子率更丞王脛今天來了份密報:齊王元吉要出征突厥。皇上旨意,把秦王府的將領一起撥歸齊王部下,太子和齊王約定,在昆明池舉行的歡送宴上將你殺死,假報暴病自亡,使人勸說皇上傳位太子,將秦府將帥一律斬殺。”尉遲敬德說:“人雖不惜死,但如今正是天賜良機,全體官兵願誓死保衛殿下,大王禍在眼前,無動於衷,縱大王不計個人生死,難道不為國家社稷著想!大王處事猶豫,算不上智;當斷不斷,算不上勇。如今大王親信士兵八百多人都已進入王府待命,形勢如此還撒手不幹嗎?大王如不動手,我敬德隻能逃往山野,不能坐等殺頭。”於是李世民橫下一條心,決心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