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王光美的故事(7)(2 / 2)

劉源來到河南農村後,很快便以“自己的真誠和血汗”贏得了人們的稱讚和信任,他也終於理解了爸爸在“文化大革命”中對他們說過的那句話:“將來你們會知道,中國人民是最好的人民。”

如今,王光美還常常為自己當初的“走後門”感到欣慰,為自己的兒子感到自豪。人們誇她的兒女們有出息,她卻謙遜地說:“我是遵照劉少奇同誌的家訓做,兒女們都長大了,自己的路由他們自己走,隻要他們認認真真地為社會為人民做事情,我這個做母親的也就放心了。”

這是多麼偉大的母親胸懷啊!

重回炭子衝

1983年11月27日,王光美來到劉少奇的家鄉炭子衝,滿懷深情地瞻仰劉少奇故居。

聽說王光美要來,劉少奇故居門前早站滿了人。王光美一下車,就被人們圍在了中間。她從容地向大家致意,和鄉親們一一握手,並說:“離開這裏22年了,22年不見鄉親們了,鄉親們好,同誌們好!”

王光美怎麼說“離開這裏22年”呢?

原來,這是她第二次來炭子衝。第一次是在1961年5月,隨劉少奇一起回故鄉考察。對於王光美來說,也是第一次來到“婆家”。她在炭子衝住了七天六晚,鄉親們也認識和熟悉了她。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磨難,劉少奇含冤去世,王光美也九死一生,鄉親們就更想見見她了。

在鄉親們的陪伴下,王光美瞻仰了劉少奇故居,接著又和縣、區、鄉負責同誌座談。

“少奇同誌1961年回鄉時,你參加過他召開的座談會議吧?”

王光美一見麵就認出了宋鄉縣委副書記黃讓泉,就是當年的花明樓區區委書記。

談到縣裏的工作,大家都謙虛地表示,距離少奇同誌生前的要求還差得遠哩。王光美接過話頭說:

“我在來這裏的一路上,看見社員們都富了,到處都是新房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這說明你們的領導工作也不錯嘛!當然,這要歸功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好方針、好政策。我想今後隻要大家忠誠地執行黨的路線和政策,形勢還會更好。”

“光美同誌說得對。隻要?”

“舅媽!舅媽!喊聲打斷了室內的座談。王光美一聽,滿有把握地說:“是新秀來了!肯定沒錯。”

進屋的正是劉少奇的外甥女魯新秀,王光美起身和她握手,說:“新秀,還好吧?”

“隻要舅媽健康就好!”

兩人一落座,魯新秀就把話題拉開了,“舅媽,舅舅那年回來,我講了好多直話?”

“應該講實話嘛!”

“可那些話不知是幫了舅舅,還是害了舅舅?”

魯新秀的話,勾起王光美和大家對往事的共同回憶。

1961年5月,正是三年困難時期,王光美隨劉少奇來湖南農村調查。他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這家出,那家進,訪貧問苦?最後,來到趙家衝姐姐家裏。

“哎呀,是少奇,是光美!”躺在床上的姐姐認出了他們,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她和劉少奇幾十年沒見麵,久別重逢,該有多少話要說呢。

這時候,在外麵割草的魯新秀回來了,老遠就扯開嗓門喊:“舅舅!舅媽!”

待她進了屋,劉少奇又關切地問起姐姐家的生活情況,他們就是下來調查的嘛!

魯新秀心直口快,實話實說:“在公共食堂,一天隻給幾兩米,哪裏吃得飽肚子,隻好吃野菜糠餅子,可吃多了又不行,幾天屙不出來。父親就是這樣活活給憋死了,想起來就難過。不出兩個月,全隊就死了11個人。人死了,送終時,連上路的油燈都點不上,每人就買一毛錢的煤油?”

王光美不住地安慰說:“是啊,現在大家都難過,但以後會慢慢好起來。”

通過這次調查,劉少奇對國家的經濟困難有了更深入、更實際的了解。回到北京後,他堅決主張進行國民經濟調整,並說了一些份量很重的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大滿意。魯新秀所說的“不知是幫了舅舅還是害了舅舅”,就是指這件事。

20多年過去了,往事如煙。王光美心裏清楚,即使魯新秀不說,劉少奇也看到了,也會那樣做的。對國家對人民有益,劉少奇哪會計較個人的禍福安危呢?

王光美收回思緒,轉變了話題,對魯新秀說:

“前幾年我給你寫了信,還記得嗎?”“記得,記得!”

王光美的信是1979年出獄不久寫給魯新秀的,信中寫道:

?前些年,林彪迫害了你們和花明樓炭子衝的鄉親們,一定受到了不少委屈,我很痛心。讓我們把仇恨集中到林彪、“四人幫”身上,團結起來向前看,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努力勞動、學習和工作。

我現在一切都很好,身體沒有什麼大毛病,我的四個孩子,經過各種鍛煉,已健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