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一路向北2(1 / 3)

俄羅斯航空!

聽說俄羅斯航空非常不靠譜。我朋友Michael十幾天前親身驗證了這件事情。我淩晨接到他從俄羅斯機場打來的求助電話,說前機晚點未落,後機準點已飛,他被困在機場了。這次,我們明明從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登船,但是極之美卻安排我們在芬蘭的赫爾辛基集合,再包機過去,這是有多麼不信任俄羅斯航空啊!

一個人,一家公司,給人“靠譜”的印象,實在是太重要了。你一旦損失了自己的信用,以後再建立就非常困難。遇到重要的事情,就不敢托付給你。

如果要直飛赫爾辛基,可選的隻有寰宇一家(OneWorld)聯盟的芬蘭航空。最終,在一路的優先待遇和直飛目的地之間,我還是痛苦地選擇了直飛目的地,定了7月24日早上9:20的芬航AY58航班,直飛10小時15分鍾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找北第三步:行李

不經常出差,就不知道出差人的辛苦,甚至痛苦。

有一次飛往深圳的航班因為天氣嚐試3次無法落地,隻好迫降廣州。因為托運了行李,等待期間,航空公司不讓提取行李,我感覺就像被“劫持”,必須無休止地等下去,卻無法收到航空公司任何準確的信息。自此,我再也沒有托運過行李。萬一飛機延誤,或者各種原因導致返航、迫降目的地附近城市,隻要不托運行李,航班艙門一打開,我就可以提著登機箱或者背著背包,離開機場,遠離背後憤怒的乘客對空姐毫無意義的刁難,去想別的辦法調整行程,另作安排。

我一些同事也有類似的經曆。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微軟全球副總裁來中國,他的秘書特別通知所有同行者:雖然是國際航班,但是這位副總裁從不托運行李,也不喜歡等別人在行李轉盤處提取行李,建議大家都不要托運。

不托運,是經常飛行的人多麼痛的“領悟”。

因為經常出差卻不托運,我的行李打包策略和流程,已經像麥當勞的連鎖店一樣標準化了。

如果是當天來回的航班,比如我以前常常從上海當天來回北京、南昌、西安、深圳等地,我隻帶一部手機,如果有些資料,我會背一個雙肩包,或者拿一個登機箱。登機箱裏,一個常年準備好的洗漱包,一個永遠待命的電源線材包。因為上飛機不能攜帶超過100毫升的液體,我把洗漱用品全部分裝成50毫升小瓶子,像子彈一樣一排一排地碼在家裏,用完一支,就拿一支新的,裝入彈膛。

如果是10天到一個月的長途旅行,我的軍事化配置是一個方便在目的地隨身使用的雙肩包和一個40寸的帆布托運箱。托運箱裏比登機箱多放了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醫藥包。所以,洗漱包、線材包、醫藥包,是我的“差旅三包”。用帆布箱子而不是亮光塑料或者皮箱的好處是,不怕托運時的嚴酷考驗。國際旅行的托運箱子還要注意一點,有些地方的機場,比如美國,即便安檢後,也會保留對行李隨時抽檢的權利。所以如果你自己給行李箱上一把鎖,他們很有可能用早已準備好的大鉗子,把你的鎖破壞掉。“9·11”之後那幾年,我的鎖就被美國機場剪開過。所以,要不幹脆不要鎖,要不選擇帶有國際機場認證的行李鎖的行李箱,這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箱子的鎖遵循一種標準,可以被自己設置的密碼,以及國際機場的專用鑰匙打開。

托運箱交給機場後,那個雙肩包,就背負著讓一段長途旅行盡量輕鬆的責任。我期待遠方的目的地,但不希望到達目的地的過程十分煎熬。所以,一般我的包裏有:

1.一雙拖鞋。10個小時的飛行,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腳會腫大,一雙拖鞋可以讓你的雙腳盡量地放鬆。

2.一副眼罩。這很重要,因為大家的作息時間很不一樣,所以一副完全遮光的眼罩,能幫你創造小範圍的黑夜,營造睡眠的感覺。眼罩上最好印有“吃飯叫我”(國際旅行,要買有“wakemeupformeal”的那種),提醒空姐吃飯時要叫醒你,不會錯過飯點。

3.一次性隱形眼鏡。佩戴隱形眼鏡登機是很痛苦的,因為飛機上很幹,眼睛會很不舒服。所以我在飛機上會用日拋的隱形眼鏡,閉眼睡覺就摘掉眼鏡,睜眼吃飯就戴一副新的,神清氣爽。

4.一兩本極其輕鬆的書。不管你有怎樣的閑情或者決心,這趟旅行我要看幾本書,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這都是美好的幻想。你是不會有時間,關鍵是有心情去看書的,尤其是一些要動腦筋去理解的書。如果要帶,帶一兩本最輕鬆的書吧。即便這樣,它們最重要的用途,還是用來在飛機上催眠。

我一般不會帶那種充氣枕頭,因為現在大部分飛機的座椅部分已經裝備可以扳動的頭枕,保證腦袋不會左右晃動時沒有支撐。

找北第四步:日程

我已經非常習慣用電子日程表來管理自己的時間。這樣的好處是,一旦用筆記本電腦把行程安排存入日程表,就可以從大腦中徹底把它忘了,就好像沒有這件事情一樣,直到我的手機如約提醒我。這讓我時刻保持非常輕鬆的心態,不用總怕忘了什麼事情。機票一旦訂好,我就把它甩給日程表,並設定起飛前3小時提醒我。

起飛前3小時,我被手機喚醒。作完最後的檢查,預訂好的車也正好到樓下來接我了。一般去浦東機場,我都會請轟動全國的“上海第一的哥”臧勤來送我。但是這次沒有,去年他突然心髒病發,醫生建議他不要開車了。現在他被安排在了虹橋機場,不再出車了。上了預訂好的車,大概提前一個半小時,我就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了。

在未來的戰略谘詢和管理培訓中,我一定會給大家詳細分享我的時間管理法,也許會對一些人有幫助。一些朋友聽我給大家講完我的時間管理方法,會皺著眉頭說:“潤,聽上去不錯,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真的這樣來管理時間,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如果連旅行都要時間管理、日程管理,那還有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不是第一次有人問我。

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請把你的雙手十指交叉,緊緊地握在一起。好的,不要鬆手,現在來看一看,你的哪個手的拇指在最上麵?右手,還是左手?緊接著,請你的幾位同事也照做一遍。咦?他們其中有人與你不同!那麼,讓我們自己改變一下,試著故意讓另一隻手的拇指在上呢?怎麼這麼別扭?這麼別扭的事情,他怎麼就做得那麼自然呢?我做得那麼自然的事情,他怎麼就那麼別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