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日本29位著名圍棋手發表呼籲書,號召日本800萬棋手參加要求恢複中日邦交征集3000萬人簽名的運動。同日本的民間交往遍及日本各界和各個階層。陳毅同誌對常駐我國的外賓和外國專家也關懷備至。

他與斯特朗、西園寺公一、路易·艾黎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都有深厚的友誼。在毛主席、周總理和陳毅同誌的領導和推動下,我國的民間外交得到迅速發展,與國外的交往成倍增加,出現了“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的大好局麵。

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係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今天,當我們從片中看到陳毅拈起棋子,思考片刻,指落中枰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由衷感歎陳老總胸中的雄韜偉略,演繹出新中國外交史上一個輝煌的範例。

1965年9月在北京發表著名的記者招待會講話,闡述中國對一係列國際問題的看法,表明中國外交的嚴正立場,在國內外均產生深遠的影響。“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同林彪、江青集團破壞外交工作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

1969年珍寶島一聲槍響,將中蘇關係推向更為惡化的深淵。同時,也使得中美蘇三國之間的戰略關係更為複雜化。此時,毛澤東極需像當年打江山那樣,身邊有忠臣良將出謀劃策,他向周恩來密授機宜,請已經下放勞動改造的四位健在的老帥即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立即回京,用周恩來的話講:“你們四位都是元帥,毛主席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就是希望以戰略的眼光分析國際形勢,提出戰略性看法,供毛主席決策參考。”這也就是多年來人們猜測紛傳的所謂“四老帥務虛會”。

這年3月至10月,由陳毅牽頭主持,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共開了24次會,向黨中央呈遞了三份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報告。陳毅曾說過:“這是關係國家安危的大事,回答必須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後來,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鬆將於次年訪華時,欣然道:“也許我看不到兩國正式建交,但我們的建議起了作用,這就好嘛。”

曆史證明,四老帥務虛會為毛澤東下決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關係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當毛澤東與尼克鬆的手握到一起時,尼克鬆曾語重心長地這樣說:“今天,我在這裏握手時不能忘記另一個人,他在幾個月前去世,他就是陳毅……”

1972年1月6日,因患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