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克萊門斯·梅特涅(1 / 2)

克萊門斯·溫策爾·馮·梅特涅(1773~1859年)是奧地利政治家,奧地利帝國外交大臣和首相。

梅特涅生於德意誌萊茵區科布倫茨。父親弗蘭西斯·喬治·查理·梅特涅是個貴族,當過外交官。母親比阿特麗絲·卡根涅格是個極有文化教養的婦女。梅特涅在成年後表現出的談吐風雅、思想敏捷,能夠察言觀色,見機行事,又能講一口道地的法語——所有這些,顯然都是得之於他的淑德嫻雅的母親。

梅特涅在16歲的時候進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學,這所學府是著名的培養外交家的場所。1790年轉入美因茨大學。在法國軍隊進入美因茨之前,他前往布魯塞爾。他的父親在那裏以帝國大使的頭銜行使首相職權。1794年法軍征服了尼德蘭,把萊茵地區的諸侯們從他們的寶座上攆下來,並且把那些逃亡貴族從科布倫茨趕出去,梅特涅家族也未能幸免於難。梅特涅隨父親去了維也納,在那裏他專心研究科學。在他所接受的教育中,曆史學家福格特提出的歐洲新實力均衡思想對他的影響最深,為他日後推行“均勢外交”奠定了理論基礎。

1801年,梅特涅任駐薩克森公使,1803年他被調到柏林任公使,1806年改任駐巴黎公使。梅特涅曾在他的《回憶錄》裏說到:“我的政治生涯是在巴黎才開始的。”當時拿破。侖掌權的法蘭西正在圖謀歐陸的霸權。奧地利西麵承受著法國的巨大威脅,東麵又麵臨著俄羅斯的潛在壓力,與它同宗的北方鄰國普魯士已逐步崛起,並顯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擁有海上霸權的英國也不放過爭奪大陸的權力。麵對如此複雜的國際形勢,梅特涅一展其敏銳的判斷力和出眾的外交才幹,以多變的手段在大國間周旋。他的這些才幹為奧地利皇帝弗蘭西斯一世所賞識,1809年,他被任命為奧地利外交大臣。

在梅特涅開始擔任外交大臣的時候,適逢拿破侖粉碎第五次反法聯盟。奧地利作為反法聯盟主要國家,以戰敗國的身分與法國簽訂了《維也納和約》,割讓了大片領土,賠償了8500萬法郎。奧地利麵臨著亡國的危險。麵對險境,梅特涅第一次施展了他的“均勢外交”

。他一方麵采取奧地利的傳統策略——以皇室聯姻的辦法來調和與別國的關係。他親自撮合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與拿破侖的婚姻,從而緩解了國家的危急局勢。另一方麵,他又暗中與沙俄聯係,力圖借助沙俄的力量求得歐洲的實力均衡,減輕法國對奧地利的壓力。1812年,法、俄戰爭爆發。梅特涅采用兩麵手法,一方麵佯裝支持法國,另一方麵又向俄國作出秘密保證,以此來避免敵對雙方對奧地利的進攻。拿破侖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奧地利伺機參加第六次反法聯盟。梅特涅施展手腕,抓到了最後擊敗拿破侖大軍的外交指揮權,同時為奧地利將軍施瓦岑伯格親王爭得了反法聯軍統帥的頭銜,增強了奧地利的地位。1814年3月,拿破侖被迫退位。在梅特涅的積極策劃下,反法聯盟國會議決定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