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西蒙·玻利瓦爾(3 / 3)

1819年5月,玻利瓦爾1300名步兵和800名騎兵組成的愛國軍,從安哥斯杜拉出發,開始了艱險的解放新格拉納達的進軍。愛國軍穿過一千二百公裏的原始森林,翻越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渡過鱷魚、電鰻出沒的湍急溪流和阿勞卡河地區,勝利到達索格莫薩河穀。在經過一係列的激戰之後,8月7日,在新格拉納達首府波哥大的門戶博亞卡河畔的會戰中,愛國軍殲滅了西班牙殖民軍在新格拉納達的主力。8月10日,玻利瓦爾統率愛國軍順利地解放了波哥大,從而結束了西班牙在哥倫比亞的統治。根據玻利瓦爾的建議,委內瑞拉同新格拉納達(包括今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巴拿馬地區)合並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當選為總統。1821年4月,愛國軍在玻利瓦爾指揮下,集中力量對委內瑞拉的西班牙殖民軍發動進攻。6月下旬,在卡臘博博會戰中,愛國軍一舉殲滅了委內瑞拉的殖民軍主力,加拉加斯遂告解放。至此,經過十年征戰,玻利瓦爾率領的愛國軍終於徹底解放了自己的祖國委內瑞拉。

正當玻利瓦爾領導南美大陸北部人民向西班牙殖民統治者進軍時,在南美大陸的南部,另一位南美民族解放英雄聖馬丁領導著拉普拉塔(今阿根廷)和智利人民已先後爭得了獨立,秘魯也在1821年7月14日宣布獨立,但秘魯的西班牙殖民軍主力卻沒有被消滅。1822年7月,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在瓜亞基爾舉行會晤後,玻利瓦爾決定出兵秘魯,實現解放整個南美洲的偉大目標。1824年6月,玻利瓦爾率領愛國軍第三次橫越安第斯山。8月6日,愛國軍與數量和裝備上占優勢的殖民軍,在海拔一萬四千英尺的胡寧地區進行了激烈戰鬥,在秘魯印第安人的支援和愛國者遊擊隊的配合下,玻利瓦爾采取奇襲戰術,以淩厲的白刃戰打敗了西班牙殖民軍;胡寧戰役後,玻利瓦爾派遣他的青年將領蘇克雷指揮愛國軍繼續向秘魯南部進軍。1824年12月9日,在阿亞庫喬高地平原,愛國軍與西班牙殖民軍進行了最後一次較量。愛國軍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集中優勢兵力,向力量薄弱的中路敵軍猛攻,攔腰切斷敵軍左右的聯絡;緊接著又分兵襲擊左翼,完全打亂了敵人的作戰部署,使敵人陷入了前後不能相顧、左右又遭分割的混亂狀態。整個戰鬥不到兩小時,西班牙殖民軍就全軍覆滅了。阿亞庫喬戰役的勝利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人們把這次戰役稱為美洲“西班牙的滑鐵盧”。馬克思對這次戰役曾給予高度評價,指出,阿亞庫喬戰役是“一次最終保證西屬美洲獨立的會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173頁)。

阿亞庫喬戰役勝利後的第二天,西班牙殖民軍簽字投降,愛國軍解放了秘魯。1825年8月6日,上秘魯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上秘魯人民為了表示對解放者的敬意,把共和國命名為玻利維亞。1826年1月23日,被愛國軍圍困在秘魯的卡亞俄港的殖民軍殘餘,也向玻利瓦爾的愛國軍宣布投降。至此,西班牙在美洲大陸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玻利瓦爾,這位拉丁美洲的英雄,以其卓越的謀略,堅定的意誌,為拉丁美洲的獨立解放作出了貢獻。但是,長期的戰爭生活和過度操勞,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1830年12月17日,玻利瓦爾在哥倫比亞的聖瑪利亞逝世,終年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