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宅配憑什麼?40(1 / 2)

0 6模式是誰創造的 “最可愛的人”

尚品宅配內部的許多員工在回憶過去的時候,都有一份感恩,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尚品宅配能夠從零起步發展起來,跟一大批忠誠客戶分不開。

據尚品宅配主管培訓和人力資源的副總裁張誌芳介紹,第一個客戶就是一個典型,尚品宅配親昵地稱其為“最可愛的人”。

至今,她在給經銷商和導購上課的時候都會講到自己經曆的這個故事,盡管現在看來,它是一個“失敗”的故事,但從這個故事裏她曾經學到了許多。每次分享,她都覺得營銷人員可以學到更多——隻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人心換人心,顧客其實是充滿愛心的。

那是尚品宅配第一家門店——百康居開業不久,店裏能提供的產品還比較單一,隻有櫥櫃和鋼架結構衣櫃。一個50多歲老人家來店裏逛,後來了解到他姓蕭,是一位工程師,經濟條件可以,已經是一個櫥櫃大牌子的老客戶。

開業之前,張誌芳、彭燕妮(當時剛剛高中畢業,現在是客服部經理),還有一個設計師蒙某,三個人對著空氣已經演練了一個月。現在有“真人”進來了,大家很激動,彭燕妮馬上迎上去,跟蕭先生描述鋼架結構的優點,“不變形、零孔位、沒有氣味的衣櫃……”

因為職業原因,蕭先生很在意結構的問題,他認為鋼架結構確實牢固,問怎麼賣。張誌芳一聽這話有戲,立即跨步上前,把他帶到電腦麵前,用軟件展示家具的三維效果,“10分鍾畫好,電腦自動報價”。她在閑聊時還不忘描述公司實力如何如何強大。

蕭先生覺得尚品宅配很專業,工作人員也敬業熱情,當場定製了一個2米×27米高的衣櫃,交了5000多塊錢。

這讓張誌芳她們十分驚喜,沒想到第一個訂單如此順利,真是美妙的開始。但沒有想到的是,自從交貨那一天開始,連續發生了一係列糟糕之極的事情,讓張誌芳覺得狼狽不堪。

因為當時的工廠還屬外部協作,約了上午10點到的送貨車,11點還沒到。這時客戶的電話來了,彭燕妮問張誌芳:“蕭先生來的電話,怎麼辦?”

“我來接。”張誌芳馬上拿起電話致歉,但對方的回答讓她頗感意外。

“我不是問車什麼時候到,是問你們幾個人何時來,我好提前訂個飯。”蕭先生回答。

張誌芳覺得更不好意思了:“不用了,車還不知道幾點鍾到,您和阿姨久等了,我再催一下。”

“不用催了,我們在家反正沒事。”蕭先生還是那麼非常客氣,話語中充滿了理解。

那時候工廠因為還沒有配送貨車,是到外麵路邊請的小貨車,相關的溝通協作還隻是開始。張誌芳不知道送貨司機的電話,下午2點車子還沒有到,心急上火的她不停打電話催。一直到下午4點多,聽說車子終於到了客戶家,並卸了貨,張誌芳終於鬆了一口氣。

但僅過了半個小時,電話又響了,那頭是安裝師傅的聲音:“張老師,不得了了,衣櫃的門不見了。”

一個櫃子就兩個櫃門,那麼大件的物品怎麼會不見了呢?漏了嗎?不會啊!出來的時候應該是清了貨的。正在電話了解中,更令人羞煞的事兒又跟著來了——另一個安裝師傅在旁邊當著客戶的麵大聲喊道:“死了死嘍,肯定是我們請的那個貨車司機沒卸完就跑了。”

你可以想象,這時的張誌芳恨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因為她一直跟蕭先生描述尚品宅配是一個大品牌大公司,管理很規範的,虧得客戶也那麼信任她,弄成這樣如何麵對人家呢?